【探访北京市内滑冰场】带你“穿越时空”

  说起滑冰,不得不说北京什刹海冰场。从明清开始流行的冰上运动,到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的系列活动,还有电影《老炮儿》的上映,什刹海冰场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受“暖冬”影响,什刹海冰场1月7日起才正式营业,这是近9年该冰场开业最晚的一次。目前,什刹海冰场已开放16万平方米的滑冰区域,包括6万平方米的前海冰场和10万平方米的后海冰场。与往年不同,为防止市民私自上冰,保障安全,什刹海首次对6.8万平方米的西海冰场用围挡围住,禁止市民私自入内,杜绝滑野冰。
    冰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验冰,保障滑冰者的安全。此外,前海和后海冰场白天的开放时间为9点至17点,前海冰场还设3个半小时的夜场,时间为18点至21点30分。
    据了解,2017年,什刹海冰场提供了500多双已消毒的冰鞋,更新了700辆冰车和700辆冰上自行车。此外,还设置了10余项冰上娱乐设施,如冰上自行车、冰滑梯等,还有孩子们喜爱的儿童乐园等娱乐趣味项目。
    什刹海冰场负责人杨阳表示,今年,什刹海冰场围绕2022年冬奥会开展了多项主题活动,包括企业团建、冰上教学、专业培训、节日节庆活动等特色冰上项目。这些将由专业团队为企业、团体量身打造完善的冰上团建(拓展)计划,根据参与人数的规模,提供冰上专属场地及冰上娱乐设备,并配备相应的拓展教练、安全员、裁判员。
    在后海的冰面上,记者看到了一些排练“冰嬉”大戏的人员。还记得《甄嬛传》中“安陵容”跳冰上舞为博得皇帝大悦,这反映了清朝“冰嬉”的盛行。今年的什刹海冰场就准备上演一出满洲八旗“冰嬉”供游客观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