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广场改变重庆市中坝村农民生活方式

  春节是中坝村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这不,2月6日,农历正月初十,当记者来到中坝村时,远远地就听到村子里传来的欢笑声、加油声。显然,大山里寒冷的天气没能抵挡村民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氛围。
    来到村子中央的健身广场,记者看到,篮球场上,两支队伍正在激烈地拼抢,四周围观的村民为场上每一次得分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一旁的乒乓球台前也聚集了不少村民开心地打球。健身广场上不时传来的阵阵欢笑和小小的喧嚣,让这座大山之中的小村庄充满生机。
    中坝村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冯家镇,虽然村名中有一个“坝”字,但由于这里地处武陵山山脉,四周崇山峻岭,千山万壑,中坝村实际位于大山之上,全村几乎找不到一块平整的地方,村民出行要爬坡上坎,是一个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因此,之前村民们要找到一块用于体育健身的平整坝子,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随着黔江区高山移民新居建设的进行,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散居在大山中的农户在政府的扶持下集中建起了新房。
    记者在这里看到,现在的中坝村里六七十栋农民新居沿着阿蓬江畔一字排开,一家一户的两层白色小楼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漂亮。村子中央则是一块偌大的健身广场,广场上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一应俱全,移民新居的环境和配套丝毫不逊于城里的小区。
    正在打篮球的粟航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在外面打工时,看到城市小区都有体育设施,十分羡慕,现在政府在我们的家门口建起了健身广场。没想到我们农村也有这么好的运动场地。现在只要有空,我们几个就会相约来打篮球,出上一身汗,真是舒服。”
    “自从去年8月健身广场建起后,我们村里的大娘、大姐们就组建了一支坝坝健身队,还专门配置了音响设施,每天晚上音乐一响,广场上可热闹了。”今年52岁的谭大姐特别喜欢跳健身舞,她说,“以前没有这个条件,想锻炼身体都找不到地方,农闲时大家就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或者坐在家里看电视,现在我们天天来跳坝坝舞,连麻将都戒了!”
    “移民新居”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而体育健身设施进村则给农民的业余生活带来很大的转变。对此,中坝村村委会书记钟亮告诉记者,健身广场虽然建成的时间不长,但这里已成为村里人气最旺的场所,每天到这里锻炼的人非常多,以往村里组织活动,有的村民还不好意思参加,现在他们自发组织了健身舞队、篮球队,这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特别是今年春节,大批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过年,要在往年肯定是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今年,这些年轻人天天约在一起打球,还跑出去和其他乡镇打了好几场比赛。”
    中坝村的健身广场只是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农民健身场地建设的缩影。黔江区文化委副主任周志勇告诉记者,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主动出击,加快农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现在全区已建成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4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98个,不仅成为武陵大山中农民的健身乐园,也在悄然中改变农民朋友的业余生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