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新城市业余联赛 百姓“唱主角”
2017年, 上海全民健身推出一项重头戏。从元旦到11月底,全新打造、由普通百姓“唱主角”的民间赛事——城市业余联赛成为贯穿全年市民健身嘉年华。
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上海”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应运而生。它也是继第二届市民运动会“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转型后的又一创新赛事活动。据了解,赛事的申报近日已经启动。
补短板 构建全民健身赛事体系
为了让每一个喜爱运动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比赛和活动平台,感受全民健身的快乐,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的办赛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更贴近体育爱好者的需求。
赛事层级体系以项目为核心,设置更加多元,包括项目联赛、项目系列赛和品牌特色赛事。业余联赛将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10个群众基础好、市民参与度高的项目联赛,路跑、城市定向、飞镖等35个新兴时尚、市场前景广的项目系列赛,为了吸引在沪外籍人士参与,还增加了橄榄球、壁球、搏击项目;11个品牌特色赛事活动涵盖亲子运动会、科技体育嘉年华、智力运动会等三大板块。
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开门办赛”是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一大亮点,城市业余联赛将继续推进,达到互惠共赢。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说,去年市民运动会2743家办赛单位中,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超过三分之一,今年的城市业余联赛期待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参与办赛。
从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出发,以联赛方式实施资源整合,补齐全民健身赛事体系短板。此举将进一步改革上海全民健身赛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出新意 办赛主体拥有充分自主权
打造上海“体育城市”的同时,城市业余联赛理清改革思路,坚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运作机制,考虑公益性的基础上,推崇不设门槛、广泛参与的办赛理念,把办赛权推向社会化,努力促进项目协会和市场合作。
今年城市业余联赛不设总冠军,下放赛事设计、报名方式及赛事冠名等权益,办赛主体将拥有充分自主权。尤其是项目联赛的赛事将拥有更多空间,鼓励挖掘项目特点,吸引更多爱好者着眼,设计联赛体系。市、区两级体育部门则主要承担服务和监管职责。市体育局还联手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搭建招商平台,为赛事冠名等提供帮助。
相比以往的全民健身赛事,全新的城市业余联赛注重了“联”字,意在体现赛事架构的关联性。从纵向联来看,设置层层衔接的纵向比赛体系,实现项目赛事有机联动,有条件的可实行主客场、循环制或者升降级制;从横向联来说,按照开展项目的俱乐部之间,或开展该项目的场馆之间横向联合,进行赛事合作交流。如市击剑协会通过市民运动会,尝到了企业与协会间建立联系的甜头。此次主动找到实力体育公司,希望一起来办今年的击剑联赛。企业负责人说:“协会有专业和资源的优势,我们有办赛和市场推广的优势,今年目标就是把上海击剑赛事‘一网打尽’。”
政府搭建平台,引导社会、市场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对此,赵光圣表示:“上海要为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而努力。著名体育城市不仅仅看金牌有拿多少,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我们这座城市市民的健身氛围。让更多人动起来,重磅民间赛事将带来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