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健身 共享单车骑行渐成健身新风尚

  最近一段时期,共享单车不仅成为很多上班族每天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同时,也有不少追求新奇的人们,把骑共享单车变成了每天必备的健身项目。家住北京的韩旭旸每天都会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相比起原来开车或是坐车上下班,如今他的体重确实有了减轻。但是在谈到骑共享单车的感受时,他直截了当地表示:“我目前使用过的共享单车至少有5种品牌以上,但是普遍的感受就是大部分骑起来比较累,不如专业的运动类自行车骑起来舒服。毕竟人家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并非为健身而生,因此骑行起来比较累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此,长期从事自行车赛事、车队管理运营,以及健身骑行等方面研究的青海省自行车队领队、青海天佑德洲际自行车队经理张小龙肯定了韩旭旸的看法。张小龙表示,从专业的体育运动角度看,共享单车绝对不可与运动类自行车相提并论。因为这类自行车不论是在材质、车辆结构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是从大众化的健身角度来说,共享单车又确实能起到促进人们参与运动的功效。因此,客观地说,共享单车在解决出行难题的本质下,可以起到促进大众健身的作用。但必须注意的是共享单车在健身硬件领域,与常规的骑行运动硬件是不完全一样的。
  具体来说,张小龙说:“选车是参与骑行的重要一步。大众参与骑行最好选用轻型优质的单车,并且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数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车,而需要注意的包括:车架的尺寸、把横和把立的尺寸、车架材料、自行车功能类别等几个要素。一辆合适的单车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骑行姿势,避免因硬件不合适,造成对身体不必要的伤害。而共享单车都是在工业化生产中,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安装,因此无法做到因人而异,所以这是共享单车不能完全作为健身器材的原因之一。”同时,张小龙认为,正确骑行姿势在骑行健身过程中也非常重要,这也是目前的共享单车也存在的另一问题。“骑行前要调整好自行车座的高度和车把高度等。而共享单车的使用者通常无法自行调节。”不过张小龙也表示,即便如此,共享单车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众参与骑行运动,也希望以后能出现更适合运动健身的共享单车,更好地促进大众健身。
  作为专业人士,张小龙对骑行的优点津津乐道:“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性工作,两腿多为动力性工作。因此,血液流动时,下肢的供给量较多,而心率的变化也依据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在运动时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至3倍,所以长期下来可使心肌更为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从而使肺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增加,呼吸功能提高。此外,骑行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可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起到显著的减肥效果。通常每周骑行三至四次,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身材。同时,自行车骑行对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有很大的益处,并可使髋、膝、踝等关节,以及颈、背、腹、腰等部位的肌肉、韧带等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张小龙提醒骑友们,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单车,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外,骑行时还要戴好头盔等相应的保护器具,并要穿着色彩鲜艳的骑行服,同时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健康地参与自行车骑行运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