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普及开好头

  2016年初,根据武术段位制工作现状和有关问题,中心对段位制工作提出修整方案,几经斟酌形成了《武术段位制工作指导意见》,并在当年的全国武协主席和秘书长会议上向与会代表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正式文本并面向全国发布实施。据介绍,《武术段位制工作指导意见》规范了各地开展段位制工作的程序,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对段位制推广工作的促进作用明显。
    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段位制管理涉及面广、人数巨大。2016年,中心相关部门整理完善了2011-2015的段位工作档案,为今后工作提高效率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提高段位申报效率,2016年3月,中心对段位制官方网站操作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方便了广大武术段位申报者和手机用户,简化了段位审批手续,此举也备受广大武术爱好者好评。2016年,针对我国举办的部分国际武术赛事活动,中心特别增设段位制考试,方便境外选手获得武术段位。
    对段位人群尤其是高段位人群的评定、管理关系到段位制的严肃性和规范性。2016年,中心通过高段位评审、国考、考试点等具体工作中的有力改革,不断提升作为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其中,针对全国现有的800余个段位制考试点,中心组织进行了部分考试点的调研和具体工作实地摸底,遴选出62个成绩突出的考试点,以补助推广经费的形式予以激励。
    而在2016年的中国武术段位制“国考”中,首次采用了更加严格的资格审核,充分体现了国考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最终有51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考试,人数较2015年的255名考生参考、210名考生晋级七段大幅下降。
校园推广 激发潜力
    近年来,总局武管中心积极推广武术“六进”工作,而“六进”中最主要的一项是进校园。由于武术段位制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从理论上说,有对武德、武术礼仪方面的规定,就技术而言,武术段位制套路既能单练,又能对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适合在学校推广。目前全国获得段位的人数已达到90万,其中中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
    2016年,中心以武术段位制这个评价体系为抓手,采用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段位制进入高校和中小学。例如,通过举办高校教师武术段位制培训班、将段位制纳入中小学武术赛事活动中、减免中小学生入段收费等具体工作和措施,有力推动了在中小学校及高校的段位推广工作,激发了学校武术段位制发展潜力。
    其中,为了加快武术进校园工作,中心出台文件,规定在校中小学生可以免费参加武术段位考评,通过考评后,还将免费获得武术段位徽章。而在国际上,国外一些孔子学院已与中心商讨如何把武术段位制这个评价体系引入到学校教学中。此外,国际武术联合会也已开始研究如何在国外推广武术段位制的开展。
    “武术进校园”工作也在努力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并已得到积极回应。武术是教育部列出的“七项”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同时也是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教育部体卫艺司有关领导表示,武术既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对武术进校园的事情,要有充分的认识,武术段位制是推广武术的载体,是推动武术进校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他还建议,而为了更好落实中央文件,把武术做实,可以把武术段位制内容列入“国培计划”的专项培训,培训更多的师资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