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工程学院定向越野俱乐部让青春飞扬

  初春,百米跑道上人头攒动,一个个如脱缰的野马,你追我赶……上演着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装甲兵工程学院“北斗”定向越野俱乐部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新队员选拔。
    为何一天之内,响应者达数百人?近日,笔者走进该俱乐部,探寻其中的奥秘。
    想当初,由于缺少训练时间、缺乏专业知识、没有训练场地,俱乐部一度面临解散。面对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队员们请来学院被誉为“草上飞”的许忠勇教员做指导,通过打牢识图用图基础,强化体能技能水平等训练方法使俱乐部走上辉煌之路。
    定向越野的基础是运动员的识图用图能力。许忠勇发现虽然队员们学习过军事地形学,初步具备了图上作业的基本技能,但是要想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并在专业比赛中取得名次,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则设置训练场地,开展针对性训练。
    “短距离定向、长距离定向、团体赛、接力赛”每一个比赛科目都设置模拟场地,进行针对性辅导。“指北针使用、路线选择、距离判断、捕捉检查点……”一个个专项训练,逐步增强了队员的方向感、距离感和空间感。
    “指导教员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我们再也不会找不到北了。”队员张亮兴奋地说。
    定向越野作为竞技项目,最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体能素质和技能水平。
    去年,参赛队员们以最后一名闯入北京市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决赛,而此时距离决赛仅剩一个月。面对强大的对手,刚刚还沉醉在喜悦中的队员们心里又凉了半截。
    “连续深蹲跳,间歇行进间跑,野外坡地冲刺……”针对比赛中对学员越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独立判别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需求,俱乐部骨干郭雷宇按照教员要求精心设计了一张实时更新的体能训练计划表,并绘制出计时跑心率测试折线图,在短时间内提高了队员们竞技水平。
    经过高频度和高强度的训练,队员们五公里越野的成绩普遍提升近2分钟,有的甚至达5分钟,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最终战胜众多强手摘取桂冠。
    俱乐部成立七年来,先后吸纳成员300余人,10余次参加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定向越野赛事,共斩获29块奖牌,可谓战绩不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