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健康获得快乐——赤膊跑奇人张书贵

  今年春节前夕,在北京天坛东门前碰到了一位赤膊跑步者,开始笔者和路人都觉得此人在“做秀”,穿着棉大衣的我于是斗胆上去询问:“经常这样跑吗?”
    回答令人发抖:“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抑或酷暑严寒,除一两天家人有急事,天天坚持10公里。近来有点不过瘾,一直盼着下雪。”
    “为什么?”
    “瑞雪兆丰年,这样我也可充分拥抱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很富有诗意,但还有点“做秀”,笔者暗想。
    春节刚过,2月21日突然迎来了2017年的首场大雪,于是笔者就想见证一下这位已61岁的“赤膊跑者”的实力,并给他打了电话。回话是:“太棒了!天坛东门见……”
    下午4时,记者与这位奇人在天坛公园一起走、跑,拥抱了大自然。
    在健身场双杠上;在神道中路上;在与环卫工人一起扫雪中;在廊旁的雪地里,还有与路人(包括国际友人)的合影中……至少50分钟。
    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沿途群众见其所为,共同伸着大拇指,发出内心的感叹:太棒了!
    这位赤膊跑奇人是谁?
    原来,他就是前国家男足队医张书贵,一个与体育结缘大半辈子,坚持每天跑步超过25年的“吉尼斯级”跑者。
    体育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本不足为奇,何况张书贵还是有医学专长的人。不过若把时钟拨回到1992年,情况却与如今大不相同。跑步并非张书贵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他的健康称得上是“因祸得福”。
    那时身高170厘米的张书贵,体重是82.5公斤。在一次体检之后,张书贵获悉了自己是中度脂肪肝。学医出身的他马上意识到,这是身体向他发出的信号。为了健康,张书贵开始了用“健身换健康”的行动,而跑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他必须“自己救自己”。
    从那时开始,跑步成为张书贵享受生活的一部分,除非家里有急事,或者有人需要他进行及时治疗,张书贵从未间断过奔跑,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最初跑步的一年多时间,他的体重从84公斤,降到79.5公斤、70公斤,直到最终稳定在67.5公斤。
    今年是张书贵正式开始跑步的第25个年头,他不仅跑出了健康,更跑出了对生活的热爱。跑步时欣赏美景,与同样热爱健康的人目光交汇,在天坛公园与偶遇的国内外“崇拜者”合影,为健康而奔跑的张书贵,已被很多人称作是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是张书贵跑步的理念。他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因为跑步这项运动适合绝大部分人,是人们最常用的健身方式方法。跑步技术要求简单,无需特殊场地、服装、器械;无论在运动场、公园、马路、田野间、树林中均可进行跑步锻炼;还可以自行掌握跑步的速度、距离、路线和时间,且不易损伤,不受条件环境等因素限制。
    “长期跑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对心脑血管功能,呼吸功能,身体素质,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消耗脂肪和减肥瘦身,提高耐力,预防三高,骨质疏松和其他慢性病。”张书贵说。
    除了得到身体上的健康外,跑步之于精神上同样很有意义。张书贵认为,“通过跑步可以培养坚忍的耐力和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精力充沛,更加朝气蓬勃。跑步还可使我们开阔视野,广交朋友,领略大自然美好的风光,心旷神怡,心情愉悦。”
    对于也想跑出健康的人,张书贵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就是要循序渐进,细水长流,否则不仅无法有效达到锻炼目的,还容易伤害到身体。对于“赤膊跑”,张书贵坦言,这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如果想尝试这种方式,除了要有一定的基础外,选择时机也很重要。张书贵自己的经验是从立秋后就可开始尝试,给自己一段适应的时间,不要一下就面对极寒条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