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健身扰民上海走出群众自治新路

  对上海这座老龄化城市而言,广场舞成了申城人气极高的健身运动。在大街小巷、公园绿地,只要有片“方寸之地”,就可以看到大妈们的热舞身影,活跃的广场舞队伍可达近万支。
  据上海市妇联联手复旦大学社会性别发展与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显示,广场舞最主要问题是噪音。在不支持者中,高达9成的人认为“声音太响,扰乱居民生活”。
  上海前几年已出台过“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目的为保护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避免出现健身扰民问题。其中有专门章节明确,在公园、绿地、广场、街巷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噪声,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必要时可以并处罚款。
  然而,基层民警经常遇到现场刚调解处理完离开,音量又恢复如初。“广场舞是市民自发的文化娱乐活动,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过大音量’也难以界定,只能以批评教育为主,并协调各方沟通,请他们相互理解。”
  事实上,规范管理健身扰民,政府不能缺位,更多地应看到广场舞带来的正能量。
  在闵行,上海第一个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在内的社会团体管理协会在一年前成立。
  早晨6时半始,在100平方米的春申文化广场上,只要天气晴朗,都能看见充满活力的一幕:十来支活动团队有序地在这里开展着内容多样的晨练、文化娱乐活动。而两年前,大妈们还经常为了抢地盘、争时间而争吵。有时6时半不到就提着录音机坐在了小区石凳上占场地。随着社会团体管理协会成立,解决扰民问题鼓励自治协商,发挥志愿者作用,引导大妈大叔提升文明素质,成为参与者自我管理的“良方”。
  在晨练密度甚高的鲁迅公园,每天游客量达上万人次,健身团队登记在册的就有50余支,人数逾4000人,是附近居民健身的热门场地。公园改造后在原有场地上新辟了一片羽毛球场,被众多健身团队相中,对于地盘划分“见缝插针”,一度产生了争议。此后,在各方的努力下,一份“文明公约”签满了广场舞参与者名字,园方与团队签订了《鲁迅公园市民健身文化团体活动文明公约》和《公园噪声控制公约》。明确规定“音量应控制在70分贝以下”,“音响声音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不互相攀比、违规调高音量”等。有了规章制度,大妈们跳得文明,周边居民也安心不少。
  在现有条件下,主管部门既加快建设,创造条件方便健身;也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让“草根”社群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内部协商、共同进步,被认为是解决这类矛盾,加强管理的主要途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