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健身扰民 需教育先行 处罚警示

  “我家邻居每天晚上7时多到10时,准时开音响开始跳广场舞,大约有十几个阿姨。我是三班倒的工作,这严重影响我休息。我找他们协商过多次,也没有结果。一般就是当天声音小了点,第二天继续原来那音量。大家都是邻居,又不能闹得太不好。”说起广场舞扰民的问题,26岁的赵维伟很头疼。
  “吵来吵去也没有结果,只能将心比心,大家互相体谅。”赵维伟说,大城市高楼林立,空地很少,阿姨们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跳广场舞,才在小区有限的空地上健身。他的母亲在老家西安,她就很喜欢跳广场舞,看着这些阿姨,就会想起自己母亲,能忍就忍了,但有时真的太吵了。希望阿姨们能够多为别人着想。之前在新闻看到过“无声广场舞”,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每人戴一个耳机,接收广场舞音乐,这样不会影响到别人,自己也乐在其中,多好。
  关于3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中提出的类似广场舞扰民的情况,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赵维伟坦言,实施起来难度挺大。谁来执法?执法力度如何把握?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具体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法规的形式对广场舞进行限定,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如果政策流于形式化,最终还是无法有效落地,没有作用。要真正有效地规范广场舞,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场舞参与者的意识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应先行,对广大广场舞参与者进行警示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要让他们意识到广场舞扰民的后果以及带给别人的困扰,让他们能够在跳舞健身的同时真正为他人考虑,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制造问题。同时政府也应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为老年人健身、跳广场舞提供场地,这些场地最好是室内的。
  顶层设计有了,“接地气”的实施细则可以因地制宜。赵维伟提议,能否由小区物业或者体育相关组织出面,为经常参加广场舞的群体提供低价购买耳机的机会,抑或是配发限定了最高音量的专用音响设备。如果各部门都能用积极的态度切实解决问题,那广场舞扰民就不再是个问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