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一起运动】课后锻炼促进全面发展

   放学后约好去打球——对于70后、80后来说,可谓“家常便饭”,再自然不过。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在他们为人父母时,他们的孩子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自由”和“随性”。
    对于北京的很多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放学离开校园后就都由各自的家长“接管”了,这时再想和同伴、同学一起玩的机会就非常少了。不过,不少家长也并不愿意把孩子关在家里,他们会身体力行,带着孩子在户外进行更多的活动和锻炼,尤其是春夏时节,天气好的条件下,放学后的体育锻炼似乎成了一个固定的“课外班”。
    从这个学期开始,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北京丰台星河苑小区大门口的广场上每到下午3点多以后都会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不少放了学的小学生家都不愿回,在广场上骑车、轮滑、跳绳、做游戏,享受着放学后的“体育课”。今年上二年级的小学生余聪就喜欢放学后在广场上骑几圈车、滑几圈轮滑,在和小区的同伴们做会游戏、搞搞小比赛,玩上大半个小时再回家,她觉得这放学后的小小活动,让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
    对于余聪来说,一、二年级的课程并不紧张,除了每周有2个下午不上学外,一般3点就放学了,即使有课外班和兴趣班以及少量的家庭作业补充,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活动,而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在户外“玩”才是最让她开心的。和学校的体育课不同,这种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没有人管理和指挥,但孩子们还是不知不觉地将在学校体育课上学到的规矩应用到游戏之中,例如如何分组接力、如何比赛记分,有些自创的规则也是相互讨论得到所有人认可后才能生效。
    余聪的爸爸妈妈也愿意孩子多在户外活动,他们觉得,在课业负担不重的情况下,让孩子再享受一下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也很不错,毕竟,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自由的时间越来也少。事实上,这种活动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除了让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多元,也有效减少了与电脑、电视的接触时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