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计划》提出:“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各地应围绕百姓健身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首先要做好场地设施建设的需求调研,结合现实环境,将体育健身设施、体育文化设施一起考虑,按照《计划》要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覆盖全面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在行政村(社区)层面,将国家鼓励支持的各类健身场地设施与中国传统的相关健身项目、百姓日常生活化的健身项目所需要的场地设施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公共绿地、广场、楼宇、公园、废旧和闲置场地等,改建和扩建小型多样的健身场地设施,让百姓身边有场地、随时可健身。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可创建体育生活化村(社区)。
    在乡镇(街道)层面,重点建设一批多功能健身场地,并以健康为主题,整合基层宣传、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民政、养老、残联、旅游等部门相关工作,探索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可在县(市、区)层面,重点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和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并结合城区道路、公路沿线、河流湖泊沿岸等规划建设群众骑行和徒步绿道等健身场地设施。同时,鼓励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健身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创建体育特色城市。
    另外,在推进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与其相配套的文化宣传、科学健身指导、活动组织等软件建设,加强场地设施管理维护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