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全运】江玉忠:我为羽毛球狂热

  4月9日,随着2017年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重庆万盛分站赛的结束,当江玉忠手捧着男子D组单打和双打第一名的两份获奖证书时,意味着他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项目羽毛球赛的参赛资格,他将再次站在国家级的赛场上,此时的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感慨地说:“能够再一次站在全运会的赛场上,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和坚持也值得了。”
    从6岁进入重庆市万盛区业余体校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到现在担任万盛经济开发区体育局局长,今年49岁的江玉忠和羽毛球这项运动结下了43年的不解情缘。
    作为业余的运动员,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江玉忠就一直代表重庆市参加四川省的青少年业余比赛,由于对羽毛球的热爱,他心中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够进入专业队,甚至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在世界赛场上为祖国争取荣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一梦想却没有变成现实。
    1984年,高中毕业后江玉忠进入南桐矿务局,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煤矿里繁重的工作,没有能够压抑住他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和心中那一颗永不放弃的冠军梦。除了上班,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羽毛球上,为了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技战术,他还四处拜师学艺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1985年他开始参加重庆市的职工羽毛球赛,当年就夺得这项比赛的冠军。首次夺冠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也更加痴迷于羽毛球,平时的训练热情也更加旺盛。由于他在羽毛球运动上的突出成绩,在1988年、1992年举办的两届全运会上,他有幸入选全国煤炭体协羽毛球队,两次代表全国煤炭行业职工参加了全运会的比赛。虽然在最终的比赛中没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两次全运会的参赛经历,却更加坚定了他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
    正是因为在羽毛球运动上的执著,1995年他被任命为南桐矿务局体协秘书长,负责全局的职工体育活动。1999年调到万盛区体育局担任羽毛球教练,随后从事体育行政管理,直到2007年担任体育局局长。虽然这么多年离开了训练一线,但是江玉忠始终还是每周抽出两个半天到体校亲自带教。一方面他想将自己多年对羽毛球的技艺和心得传授出去,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带教保持自己的运动状态。除此之外他还坚持训练,利用晚上、下午和周末,把业余时间用到训练上,每周至少坚持三次和搭档对练。
    “为了保持运动状态,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参加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和俱乐部的赛事,还拿了七八次分站赛冠军。”江玉忠说,“因此,当我得知第十三届全运会设立群众项目比赛这一消息时,我简直兴奋极了,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我又有机会重新站在全运会的赛场上了。”
    由于只有今年的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分站赛冠军,才能最终进入全运会的比赛,加之D组有50岁年龄的限制。而对于今年49岁的江玉忠来说,这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为了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江玉忠和他的双打搭档王阁一起增加了训练的频次,由以前的一周一次合练,变为一周三练。由于他们两人之间相隔100公里,一到约定的训练日,下班之后其中一人就要开上一两个小时的车,到对方的地点进行合练。往往是每次训练完,回到家里已是淩晨一两点钟了。就这样,他俩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赛重庆万盛分站赛结束,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连搭档的49岁生日都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
    “主要是这次比赛时间太紧,因此压力很大,特别是现在我们这个年龄,强度又大,加之又有腰椎突出的老伤,因此只有一边治疗,一边硬挺着坚持训练,虽然很恼火,但为了进全运会争取好的成绩,我们必须得坚持挺住。”江玉忠说。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么“玩命”的坚持呢?对此,江玉忠告诉记者说,“虽然我已参加了两次全运会,但这次的意义和之前的全运会完全不同,当时我们作为行业职工的代表参赛,对手全都是各省市的专业运动员,由于水平的差距当时所有的行业运动员全部都在预赛中被淘汰了。而这次全运会进行改革,首次设立群众项目比赛,我认为更加能够体现出一种体育精神。通过‘我要上全运’打破了原来阻隔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中间的墙,让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参加国家级的比赛,展示自己的风采。因此,机会十分难得,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罪,我们也必须坚持下来,能够上全运,可以在天津赛场上打,这就是我们最成功的事情。”
    其实,作为一名羽毛球运动的狂热爱好者,同时又作为一名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这些年来江玉忠在日常的工作中将这两者进行了紧密结合。为此,他在群众羽毛球运动的推广上也作出了不懈努力。现在全区建有羽毛球场560片、一个羽毛球主题公园,培养输送了世界冠军张亚雯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万盛也被命名为重庆市羽毛球之乡。
    江玉忠告诉记者,通过建设一座占地两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体育公园、10个全民健身基地、100个社区全民健身苑和千里健身步道,现在万盛已发展成为一座全域旅游、全民健身的运动之城,这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全民上全运,全民动起来,从而让我们从体育大国变成体育强国,真正提高全民素质,真正体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民小康的现实意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