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孩的健身故事:跑一场马 识一座城

  2月14日,是宗海洋30岁的生日。他有着人们印象中北京男孩儿特有的“贫”,只要有他在,聚会就不会冷场。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开朗的大男孩儿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迈入“而立之年”——跑马拉松。生日的前两天,宗海洋飞到香港,用时5小时56分08秒完成了香港马拉松比赛,这也是他目前的最好成绩。“跑步多有意思,相较于其他运动,跑步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去世界各地跑马很好玩儿,从去年开始我就打着跑步的‘幌子’去旅游。”说起马拉松,宗海洋很快打开了话匣子,“香港这次跑马是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因为累啊,沿途要经过高架桥和隧道,各种上下坡,太虐了。”
    在宗海洋的微信朋友圈里,马拉松占据了其中主要的篇幅。无论是在北京主场,还是在敦煌、承德、香港、重庆、新加坡,他都会习惯性地晒上一张终点线前他的背影和完赛奖牌。宗海洋坦言,作为一个跑马新人,自己跑马拉松并不追求成绩,为的是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享受生活。因此对于全世界各地种类繁多的马拉松,宗海洋的选择标准很简单:关门时间长、举办地有意思。
    宗海洋的第一个全马是去年“十一”期间在敦煌完成的。为了跑马,他前前后后在敦煌待了5天。莫高窟、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敦煌古城、鸣沙山、西千佛洞,他几乎把敦煌的景点玩了个遍。因为这样才是他理想的、完整的跑马经历。
    “通过跑马能够深入了解一个城市。”宗海洋对每一个他去过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印象和情感:我很喜欢敦煌,敦煌是个有故事的城市。新加坡又闷又潮,那次跑马也很累,而且是在海边公园里跑,鞋里带进好多沙子,很磨脚。重庆马拉松路线设计得很好,沿着长江一路往返跑,既能够欣赏美景,还不影响城市交通。宗海洋建议,国内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在设计路线时可以考虑减少使用城市道路,多用一用公园等休闲健身场地,避免影响交通。5月12日,宗海洋奔赴大连,9月还有成都的马拉松,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国内外热门马拉松赛事摇号,只要中签,他都将欣然前往。
    “我的目标是逐步提升水平,不断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最终跑下世界六大满贯赛事。”为此,宗海洋为自己制定了每周保持30至40公里跑量的训练计划,同时要多关注跑步相关公众号和APP的资讯,多与前辈们多沟通、请教,避免运动损伤,让自己跑得更科学有效。
    不仅如此,宗海洋还配备了2000块钱的专业运动手表,此外还有专业的空顶遮阳帽、运动耳机、紧身运动衣、腰包、压缩裤、跑鞋等,这些又花费了5000块钱。在宗海洋看来,这些支出很必要。“我一般都是看着运动手表跑,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类专业装备搭配在一起,能够助我一臂之力,跑得更快,也更科学。”
    现如今,马拉松已经成为宗海洋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跑马以后,我有了更加规律的运动习惯,生活更健康了,‘而立之年’也更加精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