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精彩启动

百万群众走上赛场  全民共享健身盛宴
   

  盛夏刚至,伴随着火热的天气,一场属于京城百姓自己的健身盛宴也再度热辣来袭。日前,北京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正式启动。冰雪内容增加、健身活动丰富、全人群共享、草根组织加入、青少年活动突出……成为本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的众多亮点。
    据了解,本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将于5月至10月举行,设有开幕式、国际及省际体育竞赛活动、市级体育竞赛活动、区级体育竞赛活动、基层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五个部分。其中,国际及省际体育竞赛活动26项次,市级体育竞赛活动150项次,区级体育竞赛活动245项次,基层体育活动千余项次,活动期间,将引领百万群众走上赛场,共享全民健身盛宴。

助力北京冬奥会  夯实冬季运动群众基础
   

  今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引作用。要全力做好每项筹办工作。
    “加油,北京!”是本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的主题。其中不仅饱含着对首都发展的良好愿景,更有对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盼。在迎冬奥的背景下,助力北京冬奥会自然也成为本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的重点和亮点。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表示,本届体育节将紧抓筹办冬奥会的契机,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宣传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知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冰雪赛事和活动,扩大北京参与冰雪运动人口规模,为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此,本届体育节首次大幅增加了冰雪运动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人群广泛,既有高观赏性的国际冰雪赛事,也有参与性强的市区两级群众活动,涵盖了冰雪以及冬奥会相关的体育比赛、展示、培训、讲座和休闲娱乐等多种主题和活动形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冰雪运动健身需求。
比如将以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力量支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冰雪公益体验课,让更多的“零基础”群众能够参与冰雪运动;开展冰雪知识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活动,培育冰雪文化;组织冰雪小教员深入基层,开展冰雪公益宣讲;开展轮滑、滑板推广普及组织工作,进一步培养青睐此类活动的人群,有效推进“轮转冰”,增加冰雪人口等等。
    此外,本届体育节还将特别重视青少年冰雪活动的开展。将举办第二届奥运城市杯北京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亚洲青少年花滑挑战赛、亚洲青少年冰球联赛总决赛、全国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全国青少年花样滑冰邀请赛、京津冀三地青少年冰球挑战赛、北京青少年速滑邀请赛、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等比赛活动,并将继续推进针对青少年的冰雪公益体验课。

宣贯《全民健身条例》  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供给
   

  今年1月,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并于4月正式实施。本届体育节是新修订的《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后首个全民健身体育节。体育节作为体育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将成为宣传贯彻《条例》的广阔平台和检验《条例》是否有效落实的重要窗口。
    孙学才介绍,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条例》实施后的第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本届体育节将以宣传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为主线,按照《条例》的指导思想和规定要求,将充分发挥主办单位和成员单位在市、区两级的行政资源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区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基层体育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作用,从时间、场地、人群等各方面为公民提供全方位的体育运动资源,满足大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体育节的第一个“全”是时间全。除常规活动外,本届体育节在重要时间节点,还将举办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将在端午节、重阳节举办龙舟比赛、登山活动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毛主席题词65周年纪念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全民健身日”、申冬奥成功两周年纪念日期间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宣传全民健身理念,推广冰雪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助力“健康北京”建设。
    第二个“全”是场地全。在今年的活动中,主办方将以体育场地、场所为主线,有序推进“冰场公益开放日”和各大公园健身活动。如在各冰雪场馆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群众开放;用政府财政资助的方式,支持各区冰场和旱雪场地有序开放,并配备教练免费指导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在全市各大公园,广泛开展划船、踢毽、跳绳、操舞、健步走、健康跑、轮滑、滑板以及冰雪知识培训、观赛礼仪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
    第三个“全”是全人群共享。体育节将结合各人群体育特点,开展定制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人群体育活动,统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以及社区居民、农民、职工、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在京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参与全民健身,将全民健身运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推广出去。

坚持群众满意  开门办赛融合发展
   

  自1997年举办第一届体育节至今,北京市全民健身体育节历时20个春秋,已经成为影响深远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和老百姓自己的体育盛会。以坚持群众满意为标准,开门办赛事、融合促发展,也成为本届体育节的一贯追求。
    本届体育节由北京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等12家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市体育总会秘书处承办。是一届举全市之力服务百姓的全民健身体育盛会。
为达到群众满意标准,体育节坚持开门办赛事,融合促发展。孙学才介绍,本届体育节将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一方面发挥政府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首次邀请北京市卫计委为主办单位、市中医管理局为成员单位,希望通过体育节平台,继续做好医护人员和社体指导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借助健身气功等体育项目,在养生、保健、康复层面打通体医结合的通路,通过宣传健康的生活理念,努力为首都人民提供全面、便捷、经济、高效的健康服务,在‘健康北京’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注重利用企业、社团、基层组织,尤其是草根体育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巨大能量。为了让老百姓“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本届体育节将积极支持社团组织和基层草根体育组织广泛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体育节将首次对基层体育组织举办的比赛活动开放。任意基层体育组织举办的比赛活动经申请并甄选后都可以纳入本届体育节,成为体育节正式活动,接受体育节组委会的活动支持。
    孙学才表示,举办本届体育节是发展首都体育运动、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办好本届体育节意义重大,我们将齐心协力,做好体育节的组织实施工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