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平街道为全科医生辅导“运动处方”

  “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用处方形式告知锻炼者或病人‘练什么、怎么练’,并将处方分为健身性、预防性、康复性三类,通过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比较的形式让医务人员更快理解运动处方的开方格式。开方内容分别为有氧运动处方、抗阻力训练处方、柔韧训练处方、平衡训练处方等。强调了高血压和糖尿病运动干预的注意要点”……这是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研究员刘欣面对杨浦区四平街道百余名社区医生,进行的“运动处方”专题培训,让医生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特征制定科学的、符合个体需求的运动处方。

  在全民健身实践中,一个难题常常困扰主管部门:医生往往不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社会体育指导员往往不了解医学知识。

  今年,四平街道把健康促进纳入社区体育重点,深化“体医融合”,实行“主动健康”计划。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对社区的4个卫生站(点)、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7名全科医生,以及102名家庭健康指导员和居委会现有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长进行运动处方专业培训。帮助社区医生掌握运动促进健康的基本方法、原理和实际运用;社区医生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医学知识,让社体指导员具备健身技能的同时了解运动基本医学常识,提高全科医生和社体指导员的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华炎坤表示,搭建“体医结合”项目平台,请专业人士来社区开课,将医理与体育运动、健身干预紧密融合,提醒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参与锻炼需要注意什么,为医务工作者补充健康知识、提高服务能力,让他们受益匪浅,也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据了解,四平街道将组成3支“体医结合”服务团队,深入社区、走进家庭,推广非医疗健康干预,对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身运动指导,干预管理和服务。

  刘欣认为,过去能开具运动处方的仅为康复科、骨伤科医生,慢病或亚健康患者很难获得医院开具的运动处方。现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掌握开具运动处方知识后,在社区卫生中心、卫生站、睦邻中心、体质测试站、运动小站就近开具运动处方,将服务送入家庭,这是一个新的突破。

  上海正努力打造全民健身15分生活圈,四平街道培训全科医生开具运动处方是探索“体医结合”惠民项目。街道将再设3个体质测试站和运动小站,配备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器材,设置乒乓房室、瑜伽室、棋牌室,并按照“1+1+1”模式配备服务团队,即测试站配1名全科医生、1名健身指导员、1名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定期向居民开放服务。目前,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3000户慢性病患者签约上门服务为对象,推进、打造充满时尚活力的“健康四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