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预赛天津激战

  8月8日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健身日,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预赛当天正在天津激战,这群来自民间的羽坛高手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践行了全民健身的意义。
    “我们赢了!”7日的A组女双赛场,来自安徽芜湖的胡凤玲/汪玲梅在比赛后激动地相拥而泣。她们在与江西组合黄鑫宇/吴倩的一场拉锯战中笑到了最后,第一局21比14获胜后,第二局30比29险胜,这是本次比赛出现的第一个单局封顶的30分。她们也凭借本场比赛的胜利,拿到了天津全运会的决赛门票。
    33岁的胡凤玲是一名妇幼保健医院医生,打了5年羽毛球,27岁的汪玲梅做着与通讯相关的工作,有10年球龄。这次全运会她们“牵手”从东西南北中大赛河北廊坊站突出重围,获得全运会预赛资格,如今又拿到了全运会决赛的门票。胡凤玲说:“我们配合的时间很短,而且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都是每天晚上下班以后训练,不过这次进了全国八强,能够参加全运会决赛,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说的事情。”
    同样因为参加全运会预赛而激动的还有61岁的魏艺,虽然在混双C组中他和搭档连输两场,无缘全运会决赛,但他还是很开心,“能够参加全运会预赛,我就很开心了。打羽毛球能够强身健体,认识新朋友,这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魏艺来自辽宁鞍山,从1984年开始打羽毛球,鞍山市当时的羽毛球爱好者仅有十几人。1989年魏艺因为工作调整的原因,慢慢远离了羽毛球,而这一中断就是15年。2004年,因为朋友的邀请,他又拿起了球拍,之后就再也放不下了,直至退休。“羽毛球是一项要求综合素质很高的运动,全身都在运动,也是需要智商的运动。”魏艺说。
    虽然是全运会群众比赛,但是预赛水平依旧很高,代表广东比赛的张博远今年26岁,在父亲的感染下,12岁就开始打羽毛球,之后就是一边上学一边打球,一边工作一边打球,在国内业余圈小有名气。但是这次比赛他并不顺利,参加的A组男单和男双两个项目都没从小组出线,只能和天津告别。7日下午打完比赛后,张博远并没有迅速离开赛场,他说:“这次比赛水平都很高,都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来的,能够有参加全运会预赛的体验也是不错的。”
    无论是赢球的胡凤玲/汪玲梅,还是输球的魏艺、张博远,因为对羽毛球的热爱,他们的生活、生命将更加精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