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运动会只有开幕永远不会谢幕
当第9个全国“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之江大地、钱江两岸,全民健身活动、赛事,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诚如大型赛会的开幕式一样,这是发令枪、冲锋号,唤醒了所有的运动细胞,激发与释放出所有的体育激情。体育,是“健康人生”的保障,也是“健康中国”的基石,参与健身、获得健康,于己于家于国都是好事、也是实事。
近年来,自上而下,都十分重视体育、关注健身。这是一个国家、民族长盛不衰的现实需要。将8月8日设为“全民健身日”,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为推动全民健身,浙江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进行着有益探索与不懈努力,包括政策上支持、资金投入、社会发动等等。
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省级“体育强县(市、区)”创建。12年来,一任接着一任创、一任带着一任干。创强评分体系中,一百二十多个指标,大部分都作出了量化考核,包括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体育人口比重、全民运动会制度等,也因此一大批公共体育设施上马建设、一大拨体育赛事引进或培育、一大群城乡居民走上健身场地。截至2016年底,浙江已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县(市、区)83个,今年底将确保体育创强“满堂红”。纲举目张,这个抓手极大地推动浙江的全民健身更具深度、广度,也更有成效。
两年前,“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当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而今,全省有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已经百分百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极大地缓解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热情与体育场地匮乏之间的矛盾。杭州的这项工作,引起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在长篇报道中定义为“杭州样本”。
体育创强“满堂红”后,并非意味着收兵,而是新的起点——转型升级后的创建省级“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和“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后,也有了新的举措——如何实现学校室内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这项工作正在试点与探索之中。
这仅仅是两个例子而已。在开展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过程中,浙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全民健身的场地、有更多参与体育的机会,同时引导民众的体育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消费意识,快乐体育、民生体育、和谐体育、生态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比赛项目中,截至龙舟项目结束,浙江已经获得6金4银6铜。“走在前列”的金牌榜、奖牌榜、总分榜,是浙江全民健身从“更好地玩”上升到“玩得更好”的最好明证。
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接踵而至的体育赛事、活动,远不啻是位体现体育的存在感,而是以充满活力的形式,凸显参与体育、分享体育的快乐与收获。在浙江,“全民健身日”是一场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开幕式。这场运动会只有开幕式,每天都在精彩上演单元赛事,永远不会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