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装甲兵陆超 军营里的“拼命三郎”

  2014年“励剑杯”全军学历院校军事技能大比武中,斩获冠军;2015年“勇士杯”军事技能大比武中,获得定向越野第一名;2016年该院运动会中,斩获多个单项第一……提起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学员七队学员陆超,战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体能达人”。

  学员营里的“体能尖兵”

  当兵就要当尖兵。在入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陆超都对自己严格要求,每次跑步训练,别人是轻装,他却穿着作战靴、背着沙衣,汗流浃背喘不过气时,他都会随手从路边抓一把树叶糊在自己脸上来给自己降温;拉单杠时,别人拉三十个,他拉五十个,并且还给自己脚脖上绑上沙袋;据枪瞄准时,他总是在枪管下面吊一块砖,一瞄就是大半天……从短跑到长跑,从单杠到双杠,从投弹到射击,他稳扎稳打,不断突破瓶颈。

  成功的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大一”万米接力比赛中,因为没有带队帮助营里取得优异的成绩,陆超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不出来。但也正是这样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不优秀,就会拖团队的后腿。他心里感觉受到了极大的鞭笞。

  此后,除了参与学员营正常训练,陆超每天都给自己加码,别人跑五公里,他跑十公里;别人晚上休息了,他仍坚持每天三百个俯卧撑、三百个仰卧起坐。经过一年艰苦的训练,他的体能水平突飞猛进,最后在升级考核时,获得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赛场上的“拼命三郎”

  亮剑赛场正当时。2014年8月,随着“励剑杯”全军学历院校军事技能比武人员选拔与体能技能工作的火热开展,陆超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成功晋级,作为正式队员参加比武。比赛当天,在考核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队友李忠强腿部抽筋,早已是筋疲力尽的陆超主动走上前去,一边给他按摩,一边搀扶着他继续前进,最终他们顺利到达终点,并帮助团队在比武中斩获冠军。

  此时的陆超并未满足。时隔一年,他又参加该院组织的“勇士杯”大比武。经过连日的比赛,他渐渐感觉力不从心,在进入体能消耗最大的定向越野环节时,精力已耗大半。“来比赛就是争第一的,这点苦头算什么,军人,就是倒下也要倒在战场上。”陆超咬了咬牙,不断鼓励自己。最终他所在的参赛队获得了定向越野第一名的好成绩,“拼命三郎”因此得名。

  同学眼中的“体能教员”

  今年7月,陆超来到了陆军装甲兵学员蚌埠校区进行为期一年的任职培训。入学之初,他就主动申请担任队里的“体能小教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学员杨博恒,曾经因为体格偏重而被列入该队的“国宝队”。陆超知晓这一情况后,并没有过多的言语,一件沙衣成为他的回答。他对杨博恒进行针对性训练,着重减轻杨博恒的体重,并强化他的肢体力量。同时以最负责任的态度管控杨博恒的伙食。一个月下来,杨博恒的体重下去了,身体素质上来了,现在已基本上能跟上连队的训练节奏。    

  “看到战友们的训练成绩一步步提升,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陆超无论何时都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人,他用他的真心实意感染着他人。脚步不停,初心不改。谈及今后的规划,陆超说:“作为一名准军官,未来战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永不停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