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直属支队官兵野营驻训战鼓催征谋打赢

  刺杀操训练场上,杀声响彻云霄;发现数名恐怖分子,官兵迅即而动;装甲车飞奔疾驰,卷起漫天风沙……连日来,武警部队直属支队数百名官兵在燕山深处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场画卷。据支队长李学术介绍,该支队以野营驻训为契机,在生疏环境、恶劣天候条件下,认真查找军事训练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持续推动了部队战斗力提升。

  科学组训促实效

  “丁兆鑫:身高1.78米,体重74公斤,合格!”

  听到考官报出的体型课目指标和评定结果,战士张帅迅速完善了记录政治部干事丁兆鑫各科目训练成绩的个人体能档案。

  为保证官兵体能数据客观、真实,每次体能考核,该支队都设有专业裁判员、记录员,确保成绩准确。同时,该支队党委常委自觉带头,以上率下,严格落实支队每季、大队(机关)每月、中队每周公布考核成绩的规定,使官兵能更加了解自己的体能素质,从而找到短板、看清差距,明确下步体能训练的目标。

  “体能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只有练出过硬的身体素质,上了战场才能招招制敌。”该支队参谋长孙波说。

  年初,该支队党委专题研讨体能训练措施,反复对照研究《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总结梳理出一套完备的训练方案,区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5项身体素质指数,把体能训练细化为越障、攀登、滑降、擒拿格斗等18项具体课目。通过按纲施训,稳步提升了官兵体能训练成绩,单兵训练成绩合格率达91%。

  深山丛林强本领

  “一组跟我来,二组伺机直插恐怖分子巢穴,三组左侧迂回包抄……”燕山脚下烈日当空,室外气温38℃,地表温度高达42℃,官兵正在深山丛林的野外环境中开展班组捕歼战斗训练。

  仗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练。面对着气温高、蚊虫多、山路崎岖的恶劣环境,官兵身在苦中不言苦,勇于在高温“炙烤”下淬火加钢、摔打磨砺自己。  

  驻训以来,该支队紧密结合任务实际,充分利用驻地的山地、丛林、村庄等地形地貌,区分首长机关、分队警官和机动、特勤、工兵、防化、装甲分队等7大类,对射击、基础体能、防暴器材使用、教学法、警官编组作业等25项科目展开训练,有力提升了官兵综合作战能力。  

  汗珠子摔出战斗力。副支队长郭忠雄告诉笔者,驻训以来,他们在训练中坚持训战一致原则,突出检验性、对抗性、综合性训练,锤炼官兵胜敌一筹、高敌一手、先敌一招的过硬本领,有效提高部队遂行反恐处突、常态维稳、抢险救援等多样化任务能力。     

  实战对表砺尖兵

  清晨,官兵头戴防弹头盔、手握95-1自动步枪、携带挎包和灌满水的水壶,全副武装地在崎岖山路上开展五公里越野训练。  

  日常训练中,他们按照“真难严实”的要求,严格与实战对表,认真落实配装规定,坚持打仗带什么着装、训练就穿什么着装,不少一件、不落一人,扎实开展射击、摔擒、战术和体能等科目训练,有力提升了官兵的军事体能素质。

  一直以来,夜间训练是部队训练的弱项。该支队在训练中注重把夜间训练突出出来,大力抓好夜间实弹射击、装甲车车载机枪、掏黑窝子等课目训练,切实提高官兵夜间技战术能力,持续激发官兵精武强能的训练热情。

  深山丛林摆战场,贴近实战砺尖兵。为调动官兵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男儿血性,支队广泛开展“建制中队大比武”、“会操考核”、“巅峰竞赛”等活动,持续掀起了练兵热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