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集团军某旅将体能与技能训练充分融合

  热身操辅助练习、慢跑通过单个障碍、间歇跑辅助力量训练……日前,在第75集团军某旅备战“晴空”国际比赛集训队驻训场,他们结合任务特点和野外实际,科学组织体能训练,让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融合,提高训练质效。

“私人定制”增强整体力量

  野外不比营区,没有平坦的跑道,没有单双杠等固定器械,加之专业训练课目较多,常常导致体能训练单一化。上等兵小蓝回忆起去年的一段“痛苦”经历:野外驻训时,由于他和两名战友5公里越野跑成绩较差,班长便制订了什么不行练什么的“加餐”计划——每天一个5公里。结果一周下来成绩没上去,小蓝还患上了骨膜炎。

  该旅集训队总结近年野外驻训中体能训练情况时,发现普遍缺乏招法,组织跑、冲、跳成常态,没有科学的组织,不仅很难起到提升体能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官兵健康。

  经过集智讨论,他们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今年4月以来,该旅为野外驻训的每名集训队员建立个人训练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绘制体能训练曲线图,并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

  集训队将体能与技能充分融合,区分课目内容、训练强度和时间段等进行训练。笔者翻开集训队体能训练计划看到:耐力占40%,通过间歇跑提高肺部摄氧量,保证训练强度;力量占30%,以器械、负重深蹲、核心练习强化;速度占20%,将30米加速跑与力量训练结合,降低疲劳度;灵敏度占10%,通过变速跑、变向加速、跃高跳深等课目提升。

科学组训促进全面提高

  驻训以来,集训队邀请军地多名运动专家进行指导,将运动生理、军事体育和伤病防治等内容科学整合,梳理以往体能训练与实战需求存在的矛盾,淘汰一些易造成身体损害的训练课目。

  “有的队员耐力好、速度快,但上肢力量偏弱,我们在一次次实测中不断充实个人数据库,针对个人弱项进行针对性强化。”几名队员进行卧推杠铃训练,在一旁组织训练的集训队队长周顺安告诉记者,这是上肢力量薄弱的强化班,现阶段正在强化他们手腕、上肢和腰腹部力量。

  随着专业训练深入展开,杠铃推举、平板支撑、仰卧抬腿等体能训练课目仍然是每天的“必修课”。体能训练对接技能训练,“叠加效应”被明显放大:与两个月前相比,队员们3公里负重越野后对直升机靶射击命中率提高12%,过冲锋型障碍后用高射机枪对移动目标射击精度提高13%,连贯演练总时长从49分钟缩短到40分钟。更令人欣慰的是,面对恶劣环境和高强度、满负荷的训练,参赛队员至今无一例训练伤。

负重行军强健体魄意志

  在集训队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各种口味组合的“体能套餐”如家常便饭。这些大部分官兵都能应付,但负重行军课目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

  此“行军”非彼“行军”。负重行军全程仅3公里,4人一组,人员带战斗装具,携单兵导弹两具。途中需通过400米障碍,还要完成步枪射击、导弹射击,是一项集体能、技能和战术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目。

  “战车故障无法行驶,请队员以徒步行军方式完成任务。”在教员下达负重行军命令后,队员需协同将几十斤重的导弹发射筒扛在肩上行军。

  途中通过400米障碍时,得灵活把握体能力量分配,因为队员接下来还将完成步枪和导弹射击。到达目的地后在2分钟内要分别完成步枪对3种距离6个目标射击。期间如果不能调整好呼吸,就易造成脱靶,无法击中目标。

  枪声停息,但奔袭还未结束,随后将进行导弹射击。到行军最后冲刺阶段时队员体能都达到了极限,这段距离极其考验团结协作。中士谢贤斌说:“负重行军,累并快乐着,每一次结束,总有一种无比自豪的‘获得感’”。(刘子才  黄远利  龙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