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善周边健身环境 市民处处可健身

  随着人们健身需求的愈加强烈,近年来,健身设施发展布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全民健身整体发展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结合自身城市特点在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方面有声有色,不仅积极贯通黄浦江45公里齐聚“漫步、慢跑、骑行”三道工程、改造建设徐家汇体育公园等,还在细节、功能上使得体育设施趋于完善,努力形成“天天想健身,处处可健身,人人会健身”氛围。

健身场所更新换代 打造科技智能化

  据《2016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上海市每周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居民人数已占常住人口比例42.2%。相较于2015年的40.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有了显著提高。11月寒潮侵袭的上海,在静安区交通公园、长宁区元丰天山花园市民益智健身苑点,以及黄埔滨江沿岸公共空间,仍能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健身。
  这不仅得益于上海持续在全民健身赛事更丰富、科学指导更专业方面的努力,也归功于在体育设施功能布局的巨大投入。截至目前,上海市共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1869个、市民球场446处、市民健身房152家、市民健身步道507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214处、市民游泳池35个,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针对全民健身发展报告的薄弱环节,以及市民运动健身的现实需求,上海市在原有社区健身苑点的基础上实现改造升级和功能提升,增配棋类益智器材和力量训练器材。位于长宁区的元丰天山花园社区正是功能升级后的代表,记者在现场看到,太极揉推器、双位蹊跷板、黑白棋等器械一应俱全,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居民演示电子化身体素质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对于此次的更新换代,退休后经常在小区锻炼的申庙荣感触颇深,“以前设备老旧,自己想做一些力量训练难度很大。如今迎来了升级的新设备,不仅有益智的棋类,还有增强力量的吊环以及体测设施。”
  除了在原有健身设施上进行改造提升外,作为创新之都的上海,还依托互联网+体育的创新服务模式,创立了“共享公共运动场”。记者来到静安区的交通公园,门口提示着只需要移动端下载APP,扫码即可进入运动场。场内小郑正在进行投篮训练,他对记者说,“以前打球都要背个包,带着钱包、水等物品,现在我只需要拿着手机就好了。”
  上海市静安区体育局副局长愈彪向记者介绍道,“这个智能化球场可以按分钟进行计费,并采取线上远程监控管理,线下维护模式,到目前为止情况都非常好。球场内还安装了监控与广播,以提高安全保障措施。”目前,这类球场在上海已经建成3个并投入运营,2018年则有望增至15个。

改善周边健身环境 市民处处可健身

  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人群,都应该有健身的场所。2016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1.72平方米(2013年末)增加到了1.83平方米。对于寸土寸金、人口众多的上海而言,获得这样的成绩已实属不易。
  为了更好改善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环境,上海市积极推动公共场馆设施向市民免费或低价开放,并将各类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实事工程项目。
  徐家汇体育公园将打造成活跃的大众体育乐园,规划新建综合体将建设40片羽毛球场、30片乒乓球场、3片网球场,以及壁球、击剑等设施;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将把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体育设施作为重要内容。
  记者清晨来到总长度8.3公里的黄浦滨江沿岸公共运动空间,看到漫步道、慢跑道以及仅部分道路设置的骑行道用不同颜色清晰显著标示着,不同健身需求的市民正分道进行着锻炼。工作在闸北区的王思韫第一次来滨江跑步,这里的环境让她赞不绝口,“觉得管理的很好,自行车和宠物都不能进入,而且靠近江边的景色真的很不错。”
  因此,上海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彬现在也有了更高期望,“人口密集形与土地资源稀缺是上海的特点,但我们仍然找到了适合上海推广全民健身的途径。我们有信心在‘十三五’末时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升至45%左右,将上海人均体育场面积从今年的1.8平方米提升到2.4平方米,努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