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上海总队二支队:小场地变身大舞台

  在上海火车站,活跃着这样一群官兵:他们没有正规训练场地,却在400米障碍考核中夺得了第一;他们射击地线不够长,却用独创的缩小靶练出了神枪手;他们跑步没有操场,却在火车站台上跑出了“飞毛腿”……他们就是守卫上海火车站安全的武警上海总队二支队三中队官兵。

楼梯间爬出“体能王”

  “第一名,1分50秒!后面的同志加油!”在三中队入口所在的19楼,官兵正举行热火朝天的爬楼梯比赛。
  指导员卢景辉告诉笔者,中队住在火车站联合售票大楼的20至22层,所谓的训练场不过是一处不足200平方米的露天平台,日常的耐力训练完全无法开展。为克服这一困难,中队集思广益,充分利用1至22层的楼梯间开展体能训练,从底层到顶楼441级台阶,爬5趟楼梯的运动量不亚于跑了个五公里。
  中队的食堂位于7楼,每天开饭官兵都要走楼梯上下楼。加上正常的训练和任务需要,如果每天按5趟计算,战士服役两年就要走250万阶楼梯,相当于攀爬珠穆朗玛峰的高度40多次,说起爬楼梯,战士严维晨满脸骄傲。

缩小靶练出“神枪手”

  长16米、宽14米的露天训练场上,战士们变换着姿势进行射击预习训练。原来,为解决场地受限问题,中队官兵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性地研究出“缩小靶”射击训练法。据中队长夏伟介绍,正常的训练和考核中,对隐显目标的射击距离有200米、150米、100米的区别,他们根据照相机的原理,将靶纸按照射击距离和靶纸尺寸的关系等比例缩小,贴在墙壁上合适的高度进行训练。顺着夏队长手指的方向,笔者果然看到三列大小不一的靶纸贴在灰白色的墙壁上,大的有手机般大小,小的只有火柴盒大。
  “别看场地受限制,中队利用缩小靶开展射击训练,考核时从来没有低过前三名,这次标兵考核射击课目又拿回来一个第一。”说起这件事,排长鹿子舟一脸自豪。

站台上跑出“飞毛腿”

  “第三名,三中队张勇雷;第四名,三中队李宏光……”在支队组织的训练尖子大比武中,中队10名官兵参赛,4名战士总评成绩进入前十。
  五公里武装越野训练时,他们把部队带到长约500米的火车站站台上,全副武装跑上5个来回就达到了训练目的。
  为了不影响火车的正常运行,中队官兵熟记列车车次的时间安排表,利用空车进站到旅客上车前的30分钟空档时间训练。短暂的时间不允许一个人掉队,这反而激发了官兵团结一致、勇争先锋的训练热情。有时,训练中也会碰到一些提前进站的旅客,此时官兵不仅训练更有劲了,而且更加注重自身形象,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雄壮的身姿,成为站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