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装甲兵学院乔志勇精武标兵亮剑赛场

  从嘉奖到优秀士兵;从优秀士官到二等功;从海军优秀士官人才奖到国际比武“最佳驾驶员”称号。他的军旅生活遍布坎坷亦满载荣誉,他就是陆军装甲兵学院某学员队提干学员乔志勇。

  精武强能不畏难

  刚入伍时,乔志勇体能素质很差,单杠抱“鸭蛋”。“跑步跑不动,总是拖连队后腿。”这是乔志勇新兵连的班长对他的评价。每次跑五公里时,看到在终点前等待的战友,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都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早上当其他战友还在酣睡时,乔志勇已经开始体能“加餐”。单杠、双杠、壶铃推举……这些都是他雷打不动的练习科目。寒冷的天气让乔志勇的双手皲裂,但他仍每天坚持俯卧撑训练;腹肌虽然多次拉伤,熄灯后的平板支撑训练却从未间断。面对耐力上的不足,他选择从短跑到长跑,稳扎稳打。

  “当兵要当排头兵。”这是乔志勇心中不变的信念。在一次五公里训练中,乔志勇虽然半道岔气并呕吐不止,但他强忍着肠胃痉挛跑完全程,刚过终点线便瘫倒在跑道上。

  “五公里19分”“单杠32个”“手榴弹投掷59米”这是乔志勇新兵最后考核时交出的满意答卷。

  亮剑国际赛场

  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经过重重选拔,乔志勇获得参加俄罗斯举办的“2015国际军事比赛”的入场券。

  赛前集训时,乔志勇秉着“加长板,补短板”的理念,为自己制定贴身的训练计划。“壶铃推举按次数,400米跑要加速,武装长跑咬牙撑住。”是他编的训练顺口溜。手榴弹投掷用大臂,蹬地时腰部发力;射击准星一条线,万不得已不眨眼,是他在训练时遵守的“硬规定”。

  七月,经过近半年的磨合,队员们斗志昂扬的赴俄参赛。“砰!”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多国战车同时从起点飞奔而出。在“速度越碍”阶段,中俄战车不相上下。疾驰的战车在坑洼的林地中颠簸不停,夹杂着尘土飞扬。

  模拟登陆舰船是对驾驶员要求极高的一个科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侧翻,造成人员伤亡。乔志勇在这一阶段表现出极高的驾驶水平和心理素质,带领全车战友顺利通过。武装奔袭是比赛的最后一段,此时大多数队员的体力都已严重透支。为了不让战友掉队,乔志勇一边鼓励着身边的同志,一边接过他们身上背的枪。最终,中国代表队取得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军校开启新篇章

  2017年,乔志勇因表现突出而被提干至陆军装甲兵学院。从部队提干来到军校,乔志勇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帮助营队提升训练水平。今年9月,在该院军政基础综合强化训练中,他被选为学员助教。他利用部队军事训练积累的鲜活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战化组训模式,使参训学员从单兵战斗技能到班组战斗指挥协同有了质的飞跃,训练成绩显著提高。

  学员小江跑步时经常岔气,乔志勇在与小江的交谈中发现问题在于呼吸节奏。他通过“陪跑”三公里,矫正了小江的呼吸问题。此后他又组建长跑集训队,帮助青年学员发现并改正长跑中的问题,几个月后,许多原先在及格线徘徊的人纷纷摘掉了“困难户”的帽子,成了学员营的典型。

  事后,乔志勇成了学员队里的“香饽饽”。学员队的日常训练由他参与组织,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学员向他请教训练上的问题,他总会事无巨细,耐心解答。

  从河南商丘的一名地方青年到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尖兵,从比武集训队的核心骨干再到军校学员。乔志勇经历的部队的洗礼,实现了人生的完美蜕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