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殷培馨

  成功的路上充满鲜花和掌声,但背后是一往无前的拼搏历程。从军三年来,个人曾在军事比武中屡获佳绩,带领连队在毕业联考五公里项目中折桂,主动请缨担任体能教员传授“精武经”……这便是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学员殷培馨的淬火青春。这位战友口中的 “小飞侠”,在训练场上不断突破生理心理极限,用汗水浇灌而成的荣誉,讲述着他不平凡的从军行。

  淬火终成钢

  殷培馨是地道的山东汉子,刚入学时体能素质就在同期学员中拔尖。当别人还在为及格努力时,他却早已达到良好水准。这让他产生了“吃老本”的思想,从而放松了对体能的要求。转眼到了升级考核,他本想着能够一鸣惊人,却在五公里测试中出了“洋相”,不仅离优秀相去甚远,还差点连良好都没达到。眼看着战友们纷纷超过自己,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深深刺激着他。

  为此,他决心迎头赶上,立志成为“精武尖兵”。光说不练假把式,为锻炼耐力,暑假期间他坚持往返蛙跳楼梯“刷层数”;“冲圈组合”是每日必备科目,天刚拂晓时他就穿上沙衣、沙绑腿“加餐”,伴着朝阳奋力冲刺;此外,他还借助器材拉伸韧带,以此提升长跑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开学后的五公里测试中,率先以17分20秒的成绩拔得头筹,不仅甩掉了“拖油瓶”的帽子,还被战友们冠以“小飞侠”的美称。

  亮剑终有时

  凭借优异的体能素质,殷培馨成为营里组建的“18分俱乐部”的中流砥柱。他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苦练体能,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锋,高年级的师兄对这个敢较真敢碰硬的“拼命三郎”都心服口服。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恰逢学院武装五公里比武,他主动请缨参加,并立下“军令状”:非第一不拿!

  为了备战比武,他始终坚持超高强度训练,不断挑战自身极限。负重奔袭、武装越野、四百米障碍等“硬科目”都被他拿来做训练“主餐”,还配以力量练习、柔韧练习辅助。他白天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夜晚还在器械室中挑灯夜战。当别人劝他不要那么拼时,他却总是笑而不语,继续挥汗如雨地投入训练。

  淬火铸利剑,亮剑终有时。在最后的筛选中,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取得“入场券”。可是由于长期超负荷训练,他的膝盖有明显积液。为此,他一方面积极缓解症状,另一方面选择带伤坚持比武!比赛期间,他咬紧牙关,始终在前方扛旗引导队伍,最终率先冲过了终点,战友们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组训出新招

  今年强化训练比武考核之际,学员小戴的武装五公里成绩却还没能及格,一提跑步他就发憷。可是在最近考核时,他却以良好成绩成为队里的“进步之星”。当问及秘诀时,他告诉笔者,训练成绩的飞跃提升得益于殷培馨的帮带。

  转隶到任职院校后,殷培馨主抓连队军事训练,刚担任体能小教员时却犯了愁:连里体能底子参差不齐,而且存在方法老套、伤病率高的弊病,如何改良训练方法成了他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他一方面积极探索体能训练新方法,他提出“常规+专项”“黄金配比”等独创的训练法,同时他针对连队实际,广泛促成“帮扶对子”,以老带新,以优带劣,让学员在尚武的良好氛围中实现互帮、互学、互促,促进连队整体体能水平稳步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该校区刚刚结束的军事比武中,他和战友们与来自17支队伍的“武林高手”同台竞技,总成绩位居前列,多人在战斗体能三公里、超越障碍等科目中名列前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