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现场活动举行

  不久前,在四川省绵竹市,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教学展示,全员劈叉、全员下腰、叠罗汉……这些高难度的动作都由中小学生轻松完成。
  这是第十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绵竹市实验区现场展示活动上的一幕。在5.12汶川地震10年后的今天,绵竹青少年用这样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着震区儿女的不屈不挠和积极向上。
教学改革 让体育课更有趣
  据了解,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立于2013年12月,是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的学校体育协作组织机构。
  2015年12月1日,绵竹被正式命名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区,绵竹中学初中部、天河小学、新市学校等15所学校成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校。
  乘着教学改革的东风,在体育教学中,绵竹市各联盟学校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了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两年多来,通过选择不同项目的课课练内容,学校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晕、笨、硬等身体情况的发生,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练习也更积极主动了。此次体育教学展示上的“绝活儿”,正是孩子们两年多来训练的成果。
  “以前上体育课,基本就是跑步和做操,现在的课堂内容更有趣也更丰富。”来自绵竹市天河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学生何静琪这样告诉记者。她说:“同学们都很喜欢现在的体育课,里面有很多内容看起来简单,其实挺有难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会很有成就感。”
  变化的不仅是体育课堂,还有大课间活动。在绵竹,各体育联盟实验校根据联盟专家建议及实际情况,还分别创编出了独具绵竹特色的跆拳道操、书法操、青春排舞操、篮球操、踏板操、素质操、软式棒垒操等,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的形式和内容。
全员运动会 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给各个学校孩子们带来的礼物还有“全员运动会”。
  据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介绍,全员运动会是一种打破“少数人跑,多数人晒太阳”这一传统模式的新型运动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文化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运动会项目,保证每个学生参加4-5个体育项目。
  毛振明表示:“全员运动会的原则是让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不落掉一个人,同时校长、老师、家长、共建单位职工等相关人员也都可以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全体动员、全员参与。运动会的每个项目设置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强调青少年体育锻炼精神与学校体育特色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通过新颖有趣的体育项目,锻炼身体,学会团队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绵竹展示的全员运动会还是“小幼结合”的全国首创,由绵竹市天河小学和绵竹市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共同参与——在“坚强盾牌”中,大孩子们要弯腰成桥,搭成护盾掩护幼儿逃离灾难,再共同携手躲避随时出现的伤害,最终到达安全地带;在“火线救护”中,大孩子们要用抬的方式搬运“受伤”幼儿去救治,争分夺秒,刻不容缓;而“众志飞渡”,则需要大孩子背开垮塌的巨石,为幼儿开辟生命的绿色通道……
  对于此次全员运动会的“小幼结合”尝试,毛振明表示,这是联盟未来的努力方向。毛振明介绍,联盟从去年开始启动针对幼儿的六大工程,全员运动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已经有20多所幼儿园加入联盟。“今年6月,我们还将在成都龙泉驿举办首届幼儿全员运动会,相信通过展示,会有更多的幼儿园加入我们。”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