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狮山横塘街道羽乒中心市民健身好去处
周日,34岁的胡子旼一大早就和几个朋友来到家附近的羽乒中心,他们预订了上午时段的一块羽毛球场地,几个好朋友准备在这里好好“杀一杀”。
胡子旼是江苏省苏州市狮山横塘街道的居民,一年前这个街道利用废旧厂房改建的羽乒中心投入使用,不仅让这里居民有了让人羡慕的健身场所,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健身习惯。就拿5月底的这个周日来说,一大早场地就被预订一空,馆里14片场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变废为宝——旧车间有了新用途
说起这个羽乒中心的前世今生,苏州虎丘区人大常委会狮山街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政贤如数家珍。
2014年,这里还是苏州某家居用品公司的厂房,占地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那年,这家外资企业由于产业转移,准备退出高新区发展。当年5月,狮山街道党工委决定由街道对该公司厂区予以收购。
说来也巧,狮山街道一直在为新建一座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而犯愁,而收购的这个旧厂区让街道工委有了灵感,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先请专家实地察看旧厂房,结果通过考察验证,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做羽乒健身馆。文体中心项目改造装修投入约1650万元,其中项目一期羽乒中心内场地面积4860平方米。
2017年5月,面貌一新的狮山横塘街道羽乒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它拥有14片羽毛球场、5个乒乓球台,软硬件设施均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准,场地配有艾力特专业地胶、苏州市体育局捐赠的世乒赛比赛球桌,更衣室、淋浴房等设施也一应俱全,具备羽毛球、乒乓球的训练和比赛功能。
公益当先——服务百姓是原则
旧厂房所处的地段可谓寸土寸金,因此对于狮山街道来说,改造利用好这个厂房,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赵政贤说了一个小插曲,当羽乒中心的规划出台后,社会上很多企业和个人都想把中心的经营权承包下来,但街道工委一直担心,如果承包下去,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健身中心了,服务老百姓的原则可能就做不到了。公益性、服务百姓是改造建设羽乒中心的最大初衷。也正是如此,目前中心从灯光、空调系统再到饮水、淋浴等各个细节都很人性化。从运营实际效果看,这块街道的闲置资产改造,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响强烈的“去哪儿健身”问题。
负责羽乒中心运营维护的苏州新主城物业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文忠介绍,目前中心有6个人负责场馆运营,除了日常的开放外,每周要拿出两天的时间消化街道居民的“健身券”,全年拿出25天配合街道、社区举办的一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朱文忠所说的“健身券”是狮山横塘街道针对辖区居民的一项特殊福利,街道每月会向辖区居民发出约480小时的免费健身券,居民可以凭券前来羽乒中心健身活动。事实上,从免费的“健身券”到低收费的开放价格,中心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挣钱”——维持平衡就好。
健身休闲——市民有了好去处
羽乒中心运营时间从早上7时持续至晚上10时,实行分时段适当收费,最低的早上7时至9时仅5元/人/次,虽然节假日和晚上费用要高些,但相对于周边的商业性健身场所仍有明显的价格优惠。
家门口的这个羽乒中心让胡子旼非常开心,他经常会在平常的晚上、周末的白天带朋友来打球,“我们一般4至6个人,每次来活动都是1、2个小时,大家AA制平摊,也没有太多费用。”他说,除了街坊邻居,来这里打球的还有不少很“远”地方的居民,这里地处苏州高新区繁华的中心城区,交通便利,虽然地段金贵,但院内却有近200个免费停车位。
赵政贤介绍,这个中心作为狮山街道的实事工程,为周边群众打造了一个身边的体育活动阵地,深受居民欢迎。而除了羽乒场地外,中心还巧妙利用了车间的剩余部分打造了街道文化中心,从小礼堂到图书室,再到音乐、舞蹈教室,也就是说,来这里不仅可以健身打球、强健体魄,还能看书学艺、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