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走出去请进来 对外交流促青少年成长

  沪港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自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行了12届。7月下旬,2018沪港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在宝山体育中心进行,来自香港代表团的42名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与上海的44名青少年选手展开为期一周的交流、训练和比赛。

  经选拔入选上海代表团的青少年运动员,分别来自宝山区二少体校和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据悉,篮球夏令营在宝山中学开设,乒乓球夏令营设在曹燕华乒乓球学校,羽毛球夏令营则在宝山区二体校进行。上海运动员郭小帆说:“非常期待在一周时间里能够与香港的小伙伴们一起训练与交流,通过体育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香港代表团的万晓汶感觉今年的暑假与往常不同,“能与上海的青少年运动员一起训练、比赛,这样的经历很难得,希望通过夏令营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

  从2005年开始的沪港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以“请进来,走出去”逐年循环方式,体育成为两地青少年增进了解与加深友谊的桥梁,通过交流和学习共享优势资源,提升两座城市的体育水平。

  今年前来参加夏令营的14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年龄段在12岁至15岁,可以说代表着香港羽毛球的未来希冀。沪港体育交流活动,让香港代表团的羽毛球教练颜照广感受到了一些差距,“香港这些小队员彼此之间的水平差不多,但来到上海后发现这里的运动员水平很高,对他们肯定有所帮助。希望通过这次交流,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在训练、友谊赛之余,香港青少年们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外滩夜景等地标性建筑以及宝山体育中心体育设施。香港代表团团长钟志乐说:“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各有长处,通过参观我看到了上海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先进之处,未来要积极借鉴,进一步改进香港的体育设施。”

  除沪港交流活动外,上海各区体育局也分别组织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赴荷兰、美国、德国、日本、巴西、瑞典、新西兰等国进行短期集训或交流比赛,切实推进提高优秀后备人才竞技体育水平。(转自8月1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