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体育惠民行动 四川百姓分享省运红利

  时值盛夏,在四川省广元市澳源体育中心体育馆,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篮球比赛正在火热进行。与此同时,在体育中心其他运动场地上,同样汇聚了热爱健身的市民,或跳舞跑步,或打球舞剑,人们做着自己喜欢的运动,各取所需,自得其乐。
    “感谢澳源体育中心为老百姓提供了这么好的锻炼场所,让我们健身锻炼风雨无阻。”35岁的张涛特别喜爱篮球,最近除每天和伙伴来这里打球,还观看省运会的比赛,这让他们十分过瘾。“体育中心新建的室外篮球场非常漂亮,晚上还有灯光,关键是不收费,让老百姓分享到省运会给市民带来的红利。”
    不仅在城市里,在广元偏远的山村,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农民朋友的业余生活也在悄然变化。
    在龙潭乡桃园村,30多栋农民新居沿着山腰一字排开,每家每户的两层白色小楼在绿树的映衬下十分漂亮。一块偌大的健身广场位于村中央,篮球场、健身路径等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以前我们这里没有体育场地,想活动活动都没去处,一到农闲很多人就聚在一起打牌。去年村里建起健身小广场,还安装了健身器材,现在一有空大家都喜欢往这里跑,村里打牌的人渐渐少了。”52岁的王定梅是土生土长的桃园村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和一群大婶、大妈跳健身秧歌。虽然大家的舞姿不甚规范,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在宝轮镇花园社区的健身房,李丽娜和健身爱好者们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瑜伽。她练习瑜伽已有两年多,以前在经营性的健身房训练。今年初,社区的健身房开门迎客,她就成为社区健身中心的常客。“这里收费低,离家又近,我当然选择来这里。”
    市民在日常体育健身中的变化,是近年来广元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借助承办四川省运会的契机,大力实施体育惠民行动、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增加市民获得感的缩影。
    近年来,广元市先后投资8亿元,修建体育场3座、体育馆8座、训练馆2座,游泳馆2座。为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和省运会承办需要,他们还对中心网球场、篮球场等场馆全面提档升级,并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在城区公共区域修建了195处大众健身场所,沿河沿江修建健身步道70余公里;全市15个乡镇、1360个行政村建成全民健身工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1平方米。
    有了体育场地硬件保障,广元市还在体育服务体系软件上下工夫,引导市民参与科学健身。广元市体育局党组书记罗全生介绍,目前全市已建立乡镇体育健身组织138个、村级体育健身组织1100余个,成立各级各类体育社团90余个,吸纳会员3万余名,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8个、健身晨晚练点233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5600余人,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面向大众”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转自8月1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