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全民引体向上大赛清华创高校纪录

  “全民引体向上大赛是我们一个初步尝试,希冀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运动融入生活,二是让力量训练更加流行,三是让群众组织自己喜闻乐见的赛事和活动。”10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尹国臣以殷勤寄语,拉开“向上吧,中国”首届全国全民引体向上大赛清华赛区战幕。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和清华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体育部承办,北京龙腾奥赛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推广运营,一点资讯协办。243名清华学子参加了男子计数引体项目的角逐。最终,来自材料学院的经求是以47次获得冠军。据悉,清华大学1912年即成立了体育部,百余年来,已形成了“体魄与人格并重”和“无体育,不清华”的传统。比赛当天恰逢清华新生运动会,赤足比赛新颖有趣,而引体向上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很喜欢做引体,简单易行,锻炼效果也好。”获得冠军的材料学院大三学生经求是说,他来自浙江绍兴,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被清华录取。提起自己的健身习惯,他说平时也就晚上回寝室时,路过器材区,会去玩玩。大二两个学期体育课都选了健美,跟着老师学了不少健身动作。“今天裁判要求比较严,成绩打了点折扣,有点小遗憾。不过这种创新性的比赛非常好,可以激励更多人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以45次夺得亚军的建筑系大四学生李涵一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其2015年高考成绩709分,全省第十,大学期间获体育和专业奖无数。他平时在清华西大操场健身,酷爱长跑。每天跑完后去免费健身房,进行器械训练。“我认为运动和学业是相辅相成的,每天下课都划出两小时用于健身训练。毛主席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两小时的锻炼让我头脑清醒,并可以在跑步过程中反思规划接下来的工作,使晚间学习精力充沛。”
  并列第五名潘广义是航天航空学院大三学生,河北邯郸人,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体育奖学金等奖项。他平时就在学校里面锻炼,东操、西操和紫操都去,喜欢短跑、游泳、拉单杠。他认为运动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而且运动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清华本来就比较注重体育锻炼,我们有个口号是‘八减一大于八’ ,一天抽出一个小时去锻炼,效果比一直学习要好!我平时学习累了就去锻炼,往往会很有收获。”潘广义说,“这种比赛形式很好,简单易行,建议以大学为支点,向社会推广。”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没想到学生的引体热情这么高,以后清华要多搞类似的比赛。”有别于社会组的“竞速引体”,清华大学选择的是“计数引体”,即一次性在杠上完成引体最多的选手获胜,上杠时可以摆动身体助力。“清华模式”也将在全国高校推广。
  10月21日,“向上吧,中国”首届全国全民引体向上大赛滨州(博兴)赛区,将在麻大湖开战。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高手将争夺万元冠军大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