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成都市成华区举行

  10月20日一大早,成都市成华区内,有着“四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圣灯公园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小到2岁的幼儿,大到81岁的老人,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个儿童家庭、200余名青少年,以及500余名自行车运动骑游爱好者近2000余人汇聚在此,2018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成都市成华区的比赛再一次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比赛项目,骑游活动,全家齐参与的欢乐骑行场面,再加上极富地域特色的变脸喷火表演、小丑互动环节,以及萌萌的卡通人物全程贯穿,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将中国人对于自行车发自内心的热爱诠释得淋漓尽致。

萌态十足 全家总动员

    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围绕家庭打造赛事主体,设计了适合家庭中各个年龄段的骑行项目,包括幼儿滑步车亲子组玩趣赛、青少年自行车比赛、熊猫畅骑天府绿道骑游活动等。圣灯公园主会场内,吹泡泡机喷射出五彩缤纷的肥皂泡,2至6岁的萌娃们骑上自己的滑步车,戴上头盔,全副武装,萌态十足,帅气可爱的动作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为了让萌娃们玩得尽兴,预赛当中甚至不计时间,孩子们可以骑着滑步车尽情在赛道上“溜达”,玩够了再去终点“冲刺”。周边的家长们围得密密麻麻,不停地指挥萌娃骑行、拐弯,用相机和手机留下了珍贵的一刻。
    比较起来,沿着主会场进行的7至17岁的熊猫少年组自行车赛更是把家长们“累”坏了,孩子们沿着外道出发骑行,全力以赴、竞争激烈。家长们扛着相机在主会场内快速跑动,追逐着孩子们的身影拍照,这运动量一点都不比场上的参赛者少。
    而专门为家长们设计的天府绿道骑游活动大人骑童车环节,更是将家长们动员起来,全家一起参与,共同健身,其乐融融。大家兴致勃勃地经过每一个美丽的景点,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着成华区天府绿道的自然风光。
    除了参赛体验之外,活动还设有骑行文化体验区、趣味骑行活动区、儿童绘画区、餐饮娱乐区等,为参赛者和观赏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提高活动的参与感与舒适度。
    全家骑车、健康快乐!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活动将自行车这个喜闻乐见的运动休闲方式与“全民健身、全家参与”的新时尚相结合,号召全民养成骑车健身的良好锻炼习惯,营造家庭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这也是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的办赛初衷。
    “在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过程中,以家庭为活动主体,一家人共同参与,无论是从亲子角度,还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生活和睦幸福等方面来看,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活动。”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沈金康尽管未能来到现场,但也通过图片和相关信息关注着,并给予了活动极高评价。他表示,希望通过自行车运动,以家庭健康营活动形式推动全民健身,推动自行车运动的普及,同时,家庭赛的办赛模式,也能让自行车运动的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是中自协提倡的重要活动组成内容。

政府推进 发掘体育+内涵

    本次活动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成华区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自行车运动协会、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广电新闻旅游体育局承办,同时获得了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成都体育产业商会的大力协办支持。
    活动现场,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也可见一斑。出席活动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高伟、成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万琳、成都市体育局竞赛处处长杨慎微、四川省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主席龚真祥、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秘书长柳伟、成都体育产业商会秘书长王岚、成都市成华区文旅体局局长杨楠、杨桂林家庭自行车健康营品牌第二代传承人杨艳丽等等。
    悉尼奥运会柔道冠军唐林也来到现场,并在活动开幕式上发出家庭健康生活倡议书,号召大家“每天骑车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让我们从每个家庭开始,一起运动起来! “成都最美女交警”冯立则在开幕式现场为大家做了自行车骑行交通安全讲座。
    万琳在致辞中表示,成华区历年来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为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各项体育事业发展,近年来承办了多项国家级、国际性赛事,依托天府绿道、熊猫绿道,开展绿色低碳全民健身绿道休闲系列赛事,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赛事成都成华站活动,广受骑行爱好者和群众们欢迎,社会反响热烈。今年的赛事,把专业的赛事运营基因植入儿童运动赛事领域,赛道设计更加专业安全,同时新增了许多趣味体验活动,赛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赛事品牌也更具含金量。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有更多爱好自行车运动的家庭参与进来,一起享受到自行车运动带来的和谐、健康、绿色的生活乐趣。”万琳说。
    依托赛事活动,成华区希望助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的建设。此外,成华区还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全力打造 “文旅成华”城市品牌,奋力推进“中优典范区”建设。
    成都市成华区文旅体局局长杨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成华区独有的绿道、绿地与绿化,成华区近两年着力于打造自行车这一绿色、环保运动,举办了成都自行车车迷健身节、中国自行车家庭健康营、UCI城市自行车赛等赛事,期待用精品赛事的打造,带动当地的体育+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

家庭传承 三代人一个梦

    本次家庭健康营主会场,有一个令人动容的环节——通过图片与现场讲解,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北京奥运十周年以来国家经济和体育产业、自行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的前身——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的历史足迹,提供给大众更多亲身体验骑行文化、参与骑行活动的机会。
    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两个都拥有“家庭”的赛事品牌,通过杨桂林、杨艳丽父女俩,一个家庭的传承,圆了三十多年的自行车梦想。
    开幕仪式上,杨桂林家庭自行车健康营品牌第二代传承人杨艳丽,还有一个身份——成都老车迷自行车俱乐部总经理,而老车迷俱乐部也是本次活动的执行单位。看到赛场热热闹闹,每个家庭欢声笑语,杨艳丽内心十分欣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个家庭便对自行车赛事开始了孜孜不倦的追求。
    1984年,在汽车还不普及的年代,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辆或者几辆自行车,自行车骑行人口数量庞大,中国是不折不扣的自行车王国。而就在那年举办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很多中国人才意识到,原来每天伴随着他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竟然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中国人在这个项目上还很落后。
    “中国这么多人骑车,将来会不会出一个自行车项目的奥运冠军呢?”杨桂林,一位北京昌平的农民,看着奥运会比赛,脑子里冒出了这个想法。谁也没想到,这个想法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杨桂林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有了这个想法,他坐不住了,盘算着家里有500多元的“巨款”,他说服了老婆、孩子,把这笔钱拿出来举办自行车比赛。就这样,在当时能修一座房子的500多元,被杨桂林用来买奖品、拉横幅、布置场地,而参赛运动员则是在他的邀请下报名的邻居、亲戚、热心人等。
    第一届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热热闹闹地成功举办了。接下来,这个比赛有了第二届、第三届……当年谁也不知道这个比赛能走多远,但截至2018年,它已经走过了34年的历程。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是优秀选手的竞技舞台,也是爱好者的交流盛会。
    在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上,钟天使勇夺自行车项目中国奥运会首金。钟天使的自行车启蒙教练王海利,就是从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中脱颖而出并走上了职业道路的,后来又成为钟天使的启蒙教练。而从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走出的职业运动员,还有亚运会冠军汤学忠。
    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健硕的中年人杨桂林,在2018年也遗憾离开了大家,但他创办的赛事依然在继续,他对于自行车事业的追求交给了后辈。杨艳丽,这位曾经在2008年骑自行车传递奥运圣火的女子,是杨老爷子的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爱上了自行车,但我并没有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而是延续爸爸的梦想,举办自行车比赛,让更多的人爱上自行车。”
    在父亲的引领下,杨艳丽接下了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的推广重任,不仅把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推向全国,还成立了专门推广自行车运动的“四川老车迷俱乐部”。在参与运营的众多自行车比赛中,杨艳丽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值得欣喜的是,2017年,杨艳丽的女儿黄诗琪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毕业了。放弃了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也许是为了承载家庭的梦想,黄诗琪毅然决然地接过了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的第三棒。
    杨桂林——杨艳丽——黄诗琪,三代人,一个梦!杨桂林家庭自行车赛、中国家庭自行车健康营,从民间赛事走向中自协主办的全国性赛事……他们用一场场赛事、一场场活动,践行着淳朴的赛事口号,在弘扬体育精神的同事,尽享健康与快乐。
    放眼未来,也许今天的健康营只是个新的起点,未来一定会影响带动更多的国人参与自行车运动,更多的家庭参与体育运动与赛事活动,在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小康之路上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成都市成华区简介

成华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区内拥有全国第四、西部第一高塔—四川电视塔、国家AAAA级景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南最大动物园—成都动物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墓和“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都市休闲度假的新亮点—北郊风景区分布其间,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和西南电力设计院、电子十一院等科研机构40余所。
    成华区先后荣获“中国商业地产最具投资潜力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等称号。(转自10月23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