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区的体育性格——让生活更阳光

    “你该开始跑步了!别看现在年轻,到了40、50岁,很多毛病就有可能‘发芽’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听老哥一句,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幸福。”哪怕面对初次见面的记者,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马拉松协会主席马克强也会谆谆教诲,介绍跑步的理念和好处。10年来,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作为城阳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从事酒店业的马克强十分成功,但10年前,刚40岁出头的他体重已飙升至230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如影随形,身体亮起了“红灯”……“妻子为了让我动起来,拉我去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快走,再由快走变成了慢跑,之后是5公里、半马、全马。”马克强说。现在,已过知天命年纪的他体重降了50斤,“三高”消失了。
    作为跑步的受益者,2017年马克强整合城阳当地10个大型跑团成立了纯民间的城阳区马拉松协会,每天都组织会员和跑步爱好者在城阳区的各大体育公园进行跑步锻炼,每月一次200人以上的“约跑”,定期安排会员到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提供装备、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后勤支持。去年,在城阳区教体局的支持下,该协会举办了城阳区第一届环白沙河迷你马拉松比赛,吸引了线上2万人、线下3000人参加。
    “我现在最骄傲的,就是马拉松协会的身份,微信名都是‘城阳马拉松协会小马哥’。”马克强说,“我也会努力带动身边的人跑起来、动起来。现在我的家人全都跑步,也希望将来有更多人享受到跑步、运动的快乐,用脚步丈量世界。”
    体育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反映的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体育性格。
    “城阳区的体育性格,可以用我们的全民健身口号概括——运动让生活更阳光。”青岛市城阳区体育发展中心主任徐立华对记者说。
    尽管只是青岛市下辖的7个区之一,但城阳区的全民健身、体育工作在全国已经很有名气,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全国群众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今年9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现场会在城阳区召开,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各省区共200余人参会,与会人员对城阳区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城阳模式”“城阳典型”成为会议热词。
    城阳区副区长吕永翠介绍,城阳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体育作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突破点、衡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主标尺,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坚持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以“六个身边”工程为抓手,推动体育工作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
    据统计,城阳区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已经累计投入9亿元,修建登山路径400余公里、健身步道100多公里、口袋公园72处、运动公园37处。在城阳“健身去哪儿”早已不是问题,全区数十万体育人口“最幸福的烦恼”是“健身选择去哪儿”。
    徐立华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城阳区将那么多的资源向体育倾斜,如果把健身场所、体育公园都开发成商业用地,可能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的财政收入。我认为这恰恰反映了城阳区委、区政府的战略眼光,一个地区的体育工作搞好了,居民的身体素质提升了,活力、吸引力也就提升了。举个例子,现在我们体育公园周围的楼盘价格比一般楼盘高,这难道不是实打实的回报?”
    体育改变了城阳区的面貌,塑造了城阳区的体育性格,同时也影响带动了每一个城阳居民。
    城阳区老年体协操舞项目委员纪毓山说,上世纪90年代,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会被认为是“吃饱了撑的”。但现在,体育已经成为大部分城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老城阳人”,尽管纪毓山已经搬到了市北区居住,但每天还是要坐车往返四小时来城阳区锻炼,因为这里的体育设施、体育氛围全市一流。
    于兰峰一直是武术的受益者,工作时从事刑侦工作的他,曾靠一身武艺,空手擒获两名持枪歹徒。退休后从事武术教学、推广工作,更是让他丰富了业余生活、愉悦了身心,甚至战胜了癌症病魔。现在,作为城阳区武术协会主席的他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把中国的传统武术精粹传承好,将武术推广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
    作为当地一家房地产中介的总经理,李志勇原本只是一名篮球爱好者,城阳区篮球协会换届,他当选篮协主席。作为纯民间组织,篮协只有少量经费支持,搞活动、办比赛、做培训、进校园都要协会骨干自掏腰包。为了提升协会的“造血能力”,李志勇已经开始筹划成立体育产业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承接赛事、参与培训,为城阳区篮球事业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体育骨干、热心人是城阳区体育界的财富,他们不计得失,一门心思扑在体育工作上,当地很多实际工作都是由这些热心人及他们所在的协会、组织、俱乐部完成,真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徐立华说。
    尽管因为协会工作,马克强、李志勇的生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但当记者问他们是否愿意继续投金钱、投时间、投精力干下去的时候,两个人都笑着点了点头。
    城阳区的体育性格,城阳区居民对当地体育工作的满意度,就绽放在这笑容里。(转自11月30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