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门球打造活动办赛创新发展升级版

  地处鲁中的淄博市是一座“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组团式城市,在全民健身的大潮中,淄博市积极探索单项运动协会进一步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在门球这项群众喜爱的大众健身项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当地门球协会的统筹规划下,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了争创门球活动先进区县的试点。至2018年底,全市区县乡镇门球协会已相继建立,在协会组织成员中,吸纳了一大批已退休的老体育工作者和热心门球运动的企业家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分子,为门球运动的开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淄博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早在2016年就以54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淄博市门球运动协会发展规划(2016-2020),于2017年在全市开展了争创门球运动创新发展示范镇、示范街办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又于2018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争创门球活动先进区县的活动。到2019年,淄博市还要进一步开展争创全国门球运动先进市的活动。这是一次漂亮的“三级跳”,更是淄博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创新发展的“升级版”。

球场建设助跑“第一跳”:门球活动遍地开花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后孟村,与村里错落有致的砖瓦房相对应的是一块绿色的门球场地。小小的门球场是村里的一块宝,每天村民李其秀都来到场地里转一圈,看看大家的锻炼情况,组织大家比赛,已经十几年了。“我们打门球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身体好了也给家庭减轻负担嘛。”当年李其秀为了改善大家的锻炼条件,联合其他几家村民一起自掏腰包,翻新门球场,贴上瓷砖,市门协也送来了草皮,让村民们一起在新的场地上锻炼,丰富乡村的体育文化生活。
  在刚落成的淄川体育公园里,崭新的四块门球场地位于体育公园的中心位置,每块场地还配有顶灯、坐椅等,寒冷的天气里仍然有一群门球爱好者们在场地里活跃。其中一名腿脚不太方便的老年人说他已经打了22年了,从最开始的灰土地,到现在的体育公园,条件是越来越好。
  对此,淄川区老年体协主席张凤玲说:“22年前,淄川就有一批人活跃在门球场上。最近几年,虽然淄川财政困难,区里还是拿出了七千万元来支持老年人的门球运动,建了淄川体育公园,为老年人开展门球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下一步,淄川还将把这些场地都加盖上顶棚,升级成‘风雨球场’,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健身环境。”
  在淄博体协,“八块地”是门球爱好者们的集聚点,市里各机关社区的退休职工都喜欢来这里锻炼打球,有比赛时就集中在这里训练。孙玉水是淄博市公路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已经坚持打门球十几年了,“我从小就爱好体育,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现在身体跟不上了,门球对体力没有太多要求,主要是锻炼脑力,还需要有时间认真安排战术,整体谋划,不急不慢,非常适合我。我在新建的球场上已经打过不少比赛。”
  正在场地上打比赛的仲其娟、张善越夫妇说,门球不仅强健了他们的体魄,更加深了他们俩的感情:“每天早上吃完饭,送完孩子,就想着来这里转一圈打打球。”仲其娟说:“我去逛街他从不陪我,打球他却一次也不落下”。

“六大指标”加速“第二跳”:先进镇街遍布城乡

  去年,淄川被评为了全市门球创新发展示范区,到年底,淄川的门球场地已经达到了53片,几乎每个社区都有门球场,13个乡镇也全部覆盖,门球队由过去的36支发展到了70多支,评骨干、搞联赛,把大家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
  据了解,以淄川为代表,淄博市区以及8个区县均成立了门协组织,高青县、临淄区、桓台县、淄川区35个镇,15个街道办实现了门协组织全覆盖;全市624个村成立了门协组织,做到了“基础在农村、城乡一体化;镇、街为龙头,创新再发展”,逐步实现了纵向到村、横向连片的组织网络体系。
  在实现创建全国门球先进市宏伟规划的第二阶段,淄博把创新发展、争创先进镇、街办归纳为六大指标:门协组织、场地建设、门球队伍、裁判员教练员队伍、赛事活动、资金保障。评比活动分5个阶段进行,至2018年进行评比验收。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部,有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767个行政村。目前全县建成门球场137片,其中人造草坪球场22片。这个县利用省市拨付的体彩公益金和民生工程建设基金作为配套资金,出台了奖励政策,对镇、街建设门球场地给予资金支持。并从2001年开始,在全县开展了“康乐杯”门球联赛。高青县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命名为“全国门球之乡”和“山东省门球运动特色县”。
  淄博市体育局局长高义波说到,现在全市门球队伍已经有373支,近万人参与门球活动,而且还在逐步增加,市、区县、乡镇都有自己的“精品队伍”,训练水平日益提升,涌现了很多典型,尤其是高青县,将门球运动作为当地“品牌”“名片”,列入县政府发展规划,常抓不懈,连续四年承办全国门球比赛;淄川区开创 “门球大拜年”、门球竞赛“六合一”办赛模式、历时四个月分阶段选拔争冠赛等,深受当地门球爱好者的称赞;桓台县召开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完善配套的“1+N”组织机构模式;把门球项目列为“N”的首位。

转型升级助力“第三跳”: 实现门球协会实体化

  推开淄博市门球协会办公室的门,淄博开展各类门球活动的照片贴了满墙,争做合格党员的展板也醒目耀眼,“AAAA级社团”的奖牌、优秀党支部的奖牌格外醒目。年届八十,从市体委主任退休多年的张安禄,市门球协会主席、企业家张延生,市门球协会秘书长高庆曾、市体总退休老同志张呜亭都是市门球协会的顾问,他们诙谐地称自己是“义工”。从市门球协会于1991年1月15日诞生之日起,他们的脚印就印在了遍布淄博城乡的大大小小门球场上。张延生说,作为一个没有编制的体育社团组织,使命感和责任心使他们这帮老哥们走到了一起。市门球协会只有高瞻远瞩,无私地为发展门球事业尽心尽力,才能使门球协会这块牌子真正硬起来、亮起来。
  据张安禄介绍,淄博门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基础、抓普及的开创阶段,主要是面向乡村和城镇社区,重点参与人群是老年人;第二阶段就是争创先进镇、街办的阶段,不仅在层次上升了一级,关键是我们这些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门球运动不能只局限于老年人,还要向人群集中的乡镇发展,向学校和少年儿童推广,因此,我们提出了“门球进校园”的口号,并编写了《桓台县少儿门球初级培训教材》,组织少儿门球培训,很快,桓台县少儿门球队就发展到十几支;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年开展的争取门球先进区县的活动,这是我市门球发展的又一次升级,主要表现在我们的组织网络更加健全,活动更加广泛,各项赛事更加高端、更加精彩、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示范作用。
  据了解,两年来,市门协协办了2015-2016年度中国门球冠军赛,承办了2017年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门球比赛和2017年山东省门球单打公开赛,组织了淄博市门球系列赛事,连续两年被市体育总会评为淄博市“体育社团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受到中国门协、省门协及各参赛运动队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经过各方面严格认真的检查验收,高青县、临淄区、桓台县、淄川区被评为“创新发展示范区县”,高庆曾、李玉美、钊希政等18人被评为“淄博市门球运动创新发展先进个人”。“淄博门球运动的“三级跳”,得益于改革创新,得益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争创全国门球运动先进市,这将会为我市门球运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张安禄如是说。(转自12月21日《中国体育报》08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