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健身气功故事国际活动亮点纷呈

    健身气功不仅在国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海外同样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拥趸。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共派遣23个团组、85人次赶赴美国、加拿大、巴西、毛里求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论坛8场,培训骨干超过2.2万余人次,举行理论讲座51场、专门表演15场,组织段位考试842人,成功组织2018年世界健身气功推广大会暨第三期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协会负责人培训班、欧洲运动会、世界健身气功日、东亚峰会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等大型活动,同时加强了与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创办区域性品牌活动,并进一步巩固发展。去年10月,第一届健身气功中东欧论坛、南欧论坛、北欧论坛、墨尔本论坛和第二届法国健身气功科学论坛将文化理论宣传与技术相结合,成为去年海外健身气功推广的一大亮点,系列论坛的举办将健身气功海外宣传与推广推向了新的高度。首届健身气功中东欧论坛在塞尔维亚举办,并被列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届法国健身气功科学论坛吸引了来自荷兰、意大利、卢森堡、巴拉圭和法国各地的149名正式学员付费参加。在芬兰和意大利举办的北欧、南欧论坛,以及墨尔本论坛主要面向骨干教练员,理论内容针对性更强,受到了当地爱好者的好评。区域性论坛的创立正助力健身气功进入欧洲大学、医院、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
    与此同时,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效果显著。成功举办世界健身气功日、欧洲运动会、“东亚峰会”和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比赛大会等大型活动。2018年9月8日,第二个“世界健身气功日”活动吸引了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家会员,超过5万人参与。此次活动规模更大,更加注重文化性,并争取到更多当地政府支持和媒体关注。加拿大国际健身气功协会获得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国防部长辛格专门发来的贺信。世界健身气功日已成为全世界爱好者的节日。
    持续培养人才,人才梯队逐步成形,本地化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2018年2月底至3月初,与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主办的2018年世界健身气功推广大会暨第三期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会员协会负责人培训班吸引了39个国家和地区的81家会员单位、195名代表参加,培训了国际健身气功领域核心人才。全年先后举办了非洲、拉美洲际骨干培训班,结合论坛还举办了区域性骨干师资培训,每个出访团组均开展了国家(地区)级骨干培训班,推动了健身气功海外本土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此外,还加强了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总部办公室的工作指导,规范工作制度与程序,积极稳妥推进标准化建设,引领项目国际化发展。稳妥推进国际师资职业化工作,启动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学院申办工作,确立了九华山、墨尔本和巴黎3家试点单位。
    大力开展国际宣传,积极利用自有媒体,联合动员会员单位,积极争取国内外主流媒体,扩大健身气功国际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全年共在国际健身气功官网、中国健身气功官网、中国健身气功微信公众号平台和《健身气功》杂志等自有媒体发表文章近200篇。各合作单位也通过协会网站、脸书、推特等媒体宣传中国代表团组织的活动信息。数十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对健身气功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项目在当地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影响。
    积极探索跨界融合,规范完善合作机制,稳步提高项目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与云南丽江、安徽亳州的合作,加强对基地工作管理与指导,提高了合作单位知名度与美誉度。深入与境外各界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医学、旅游、保险、养老等领域的融合。
    2019年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使出访活动“机制化”。同时扎根当地文化,使项目推广“本土化”,以当地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争取利用3-5年时间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地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时与中医药、武术、太极拳等结合,共同做大做强。坚持效果导向,使师资培养“体系化”。探索建立健身气功境外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注重科学定位,使教学培训“层次化”。做好系列活动,使推广活动“品牌化”。立足可持续发展,使境外推广 “市场化”。(转自1月8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