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珍:即使再忙工间时候也会进行锻炼

  即使再忙,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和老年病科主任张荣珍也会抽时间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工间的时候,也会带动身边的医生、护士一起习练,“练起来、没事练起来!”已经成了她的口头禅。
  “医院的工作节奏很快、强度也大,医务工作者大都没有锻炼的时间,锻炼意识也不强,久而久之,颈椎、肩膀、腰部都容易出问题,这不但不利于工作,也会给人造成‘医生自己身体也不好’的印象。”张荣珍说。
  去年,张荣珍结识了安徽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在这名“业界大咖”的悉心指导下,张荣珍对五禽戏这项我国传统健身气功功法有了深刻的理解。“相比于很多其他锻炼方式和手段,五禽戏最大的便利就是对场地、器材没有什么要求,在哪儿都可以练,时间也不长,练完一次大约只需要十几分钟,和一般单位的工间休息时间契合。另外最重要的是,五禽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珠,和传统中医的某些理念十分契合,能让我们中医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思考。”张荣珍说。
  和五禽戏“相见恨晚”的张荣珍通过一年多的习练,身体状况、心理都有了不小改善,她也成为单位里五禽戏的“义务推广员”,工间带动身边的医生、护士一起习练,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加入了她的行列。面对一些慢性、老年病患者,张荣珍也会建议他们尝试五禽戏和健身气功的其他功法,通过内生的力量提升身体状况,而不是简单依靠药物外力影响。
  为了更好地推广五禽戏,陈静在家乡安徽以及全国各地设计了多套针对不同习练对象的五禽戏功法,比如针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针对大小学学生群体的。陈静介绍说:“现在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推广,都要做到精细。企事业单位员工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特点以及对健身锻炼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作为推广者,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去年,陈静在亳州市体育局的支持下与上海体育学院的虞定海教授合作,创编了适于青少年习练的校园五禽戏,并在上海和安徽的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功法测试和教学实验,以期用科学的方法验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易接受度。如今,在亳州、在安徽、在全国各地,都有越来越多五禽戏习练者的身影。拥有千余年发展历史的五禽戏,正在绽放出绚丽的时代色彩。(转自3月20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