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王” 戚烈云回母校“传授”报国热情

  一位身着西装、满头银丝,手捧着鲜花的85岁老人,日前在200名学生代表的掌声中步入广州体育学院南大门。他是广州体育学院1957级体训班学生、新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戚烈云。

  来到游泳馆的戚烈云看着在游泳池里训练的学子,回忆起当年训练的艰苦岁月。“那时候医疗、饮食、成熟的蛙泳技术都没有,连温水池都没有,每次一游完上来就发抖,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

  舒展筋骨、适应水温之后,这位耄耋老人也在水里游了起来。“我现在每周坚持游泳4到5次,每次维持一个半小时左右。大家一定要坚持游泳。”戚烈云说。学生们也在一旁的泳道上陪同戚烈云游泳,并请他进行技术指导。“我离开泳池快40年了,游泳技术每一年都在变化,现在是教不出来了,交流还可以。”谦虚宽厚的戚烈云抵挡不住学生的热情,手脚比划着,跟学生分享游泳心得。

  “20岁的我,选择用游泳报效祖国!”戚烈云手捧鲜花来到他的老朋友、中国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雕像前。他深深鞠躬,回忆起两人当年的报国约定。“当时我和容国团经常一起比赛,训练完后常常和他一块在餐厅吃饭、聊天、研究比赛项目的技术方法并和他立志报效祖国。”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戚烈云一直关心支持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情系母校。2016年,他应邀参加广体建校60周年庆典;2018年,出席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并在开幕式上寄语学子,“好好努力,锻炼身体”。(转自5月31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