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有效避免羽毛球运动膝关节伤病

队医刘翠萍为羽毛球运动员石宇奇进行训练后的放松按摩。

  羽毛球是很受欢迎的全民健身运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项运动,一些伤病问题也暴露出来,尤其是膝关节的伤病。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羽毛球队队医组组长刘翠萍和体能教练刘杰。从专业的角度,他们认为打球前的热身和打球后的牵拉是避免伤病的有效方法。

  从1996年进入中国羽毛球队,20多年的羽毛球队队医生涯,使得刘翠萍非常清楚羽毛球运动的各种伤病。在她看来,羽毛球运动的多种伤病,包括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跟腱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赛前热身不足。刘翠萍表示,业余爱好者打球之前,如果肌肉没有激活,直接打球很容易受伤,所以各关节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她表示,尤其到了40岁以后,膝关节软骨会变薄,而且随着年龄增大,会有退行性病变。加之羽毛球运动是不规则的路线,在场上急转急停,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膝关节伤病。刘翠萍介绍,膝关节有若干面,当某个面受到撞击,如果自身的肌肉力量强,就可以保护住,但如果肌肉力量不强,就会硬撞硬,导致受伤。

  同时,刘翠萍建议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要合理运动。一方面控制运动时间,一连几个小时的打球是不合理的,长时间运动后,肌肉会疲劳,容易产生伤病。另一方面,因地制宜进行一些力量训练,比如练习静蹲,加强膝关节周围的力量,练练膝关节前后的肌肉力量。同时,赛后要注重牵拉放松和整理运动,运动后由于乳酸堆积,要通过牵拉及时除去疲劳。

  2017年进入中国羽毛球队成为体能教练的刘杰,经常被身边的羽毛球爱好者问起如何防伤防病。他给出的专业建议是:打球前做关节活动度练习,动态拉伸,通过自重训练或者借助迷你带激活臀肌,弹力带激活肩袖肌群、上肢的肌肉等,再做一些羽毛球专项步法。而且,每次打球前的热身运动至少要保持在15分钟左右。

  刘杰同时提醒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在打球后一定要注意牵拉放松,可以通过坐姿或者俯卧姿势进行臀肌的牵拉,也可以通过站姿以及侧躺的姿势牵拉大腿前侧肌群和股后肌群。刘杰强调,很多膝关节伤病的原因多与肌肉前后不平衡有关,前面紧张后面松弛无力或者相反,都会引发疼痛,导致伤病。(转自7月18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