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守护健康预防治疗相结合相渗透

  运动防未病,体医融合重在预防,有关体医融合的声音越来越多。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疼痛康复科主任崔颖认为,体医融合是想通过体育锻炼的手段减少群众患病的风险,从而减低用在疾病治疗上的开支,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当人们得了病以后再去治疗,肯定不如防患于未然,正确科学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手段是可以作为运动处方防未病的,可以达到大家少受罪,国家少花钱的目的。”
  崔颖所在的科室就常运用运动康复手段来治疗一些病痛。她表示,运动康复不只是一般认为的病后康复,还作为预防手段减少减轻一些疾病的发生。“运动康复是一个行业,像在医院里的运动康复可能更多接受的是患者治疗,侧重的是治病,但是从运动康复的概念来讲,它包括了预防和治疗,现在很多人意识到体育的作用以后,也会来咨询学习一些康复锻炼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
  这里的预防不仅指预防发生,还有预防加重,预防复发。医院的康复科更侧重后两方面的内容,而第一方面的咨询由于精力有限,崔颖他们也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建议,而且运动康复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体育医院的内科也开始介入运动康复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崔颖说:“运动康复适用于许多疾病,比如骨关节系统的疾病,如果提前了解一些运动锻炼知识,矫正姿势就可以预防,而针对已经出现的症状采取一些康复锻炼的手段去缓解就不会加重。如果很严重需要复合治疗手段,就可以把一些运动康复的手段放进去。还有一些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关节退化性病症,也可以通过运动康复手段来减轻预防关节疼痛。像一些内分泌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虽然运动并不能治愈,无法代替药物治疗,但它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有高血脂或慢性的心肺功能疾病都可以介入运动康复。”
  崔颖表示,运动康复治疗通常不是针对疾病而是针对身体的功能缺陷和不足,去制订康复计划,比如一个膝盖疼一个脚踝疼,造成这两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相似的,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加强肌肉力量。比如同样是腰疼,假如造成两者的原因不同,那么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法就不同。
  据崔颖介绍,有一位病人刚退休本来想出去旅游到处玩,结果只要长时间坐着腰就受不了,有医生建议他手术。可是他又不想手术,崔颖检查后确定了他的腰疼是因为他的肌肉力量差,核心力量不够,韧带不协调,所以他坐不住坐不久。于是对他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崔颖说:“老人很认真地练了两个月后动作都掌握住了,就回家自己练习,半年后他来找我已经能坐飞机去埃及旅游,来回腰都没有出现问题。在回家练习的几个月里是没有借助药物或理疗的,单单通过锻炼就实现了他退休后四处旅行的追求。这就是很好的运动介入,如果不采取这种手段,很可能就是吃药休息,这样只能使肌肉力量更弱,是恶性循环。直到现在他还会来询问有没有新的锻炼方法。”(转自7月23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