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去哪儿 武汉市:打造15分钟健身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健身运动。为此,武汉市全力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不仅为老百姓搭建起全民健身的公共平台,而且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近日,肖方雄像往常一样,带领着武汉微马队员奔赴在各个体育场馆的全民健身活动中。江汉区体育局为提倡“全民健身,每天运动一小时”,打造了微马这一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综合服务平台,参与人数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微马协会共有注册会员共5000余名,每周都坚持在市、区各公园广场、绿道开展徒步、跑步健身活动。
  据江汉区体育局罗淑平介绍,居民运动热情高,体育设施和运动服务是基础。今年江汉区全民健身基地启动,设有健身器械、体适能检测、乒乓球馆等,让老百姓不仅走进专业健身房,也享受到科学健身指导与服务。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体育健身场地已达2.2万个,形成群众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武汉每年举办小型多样、各具特色、深受市民喜爱的全民健身活动1000余项次,吸引100万市民直接参与健身。
  日前,武汉市还出台了《武汉市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按照计划,9月底前新建或改造完成至少200块具有示范意义的社区足球场地设施,让广大市民能就近享受足球运动之乐。目前,200个社区足球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选址工作,它们多在社区内或周边,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开展足球运动,部分社区足球场地已经开工建设或基本建成。
  按照目标,2019年,武汉市将建立完善符合本市实际的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全覆盖的社区足球场地建设专项规划。2021年,全面形成社区全覆盖的“15分钟城市居民活动圈”,实现各类足球场地设施的社区全覆盖,营造热烈的足球运动氛围,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体育文化。
  除了加快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今年武汉还将试点启动建设一批小型、灵活、多样的社区、楼宇等室内运动设施,向全市推广。据武汉市体育局群体处调研员袁水敏介绍,今年将建立城市街道社区健身中心,打造街道室内健身空间。此外,还将启动楼宇健身房的建设,现在城市写字楼多,利用楼层的“边角料”或闲置空间,配备完善的体育健身设施,来解决工作白领在上班间隙或是下班之后运动的需求。(转自8月7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