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让宁夏城乡充满活力 彰显发展动力

  ​攀岩、轮滑、航空模型等新兴的体育项目,首次在宁夏综合性运动会上出现,记者为此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探寻小省区的新兴体育发展之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日前在吴忠市举办,设青少年组、群众组、高校组3个组别,共47个大项309个小项。首次设立的攀岩项目有12队37名运动员,电子竞技项目有10队70名运动员,轮滑项目有7队66名运动员参赛。三项比赛成功吸引了群众和媒体的关注,很多青少年都是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现场观战。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缺乏优势的宁夏,如何让即将成为奥运会新项目的攀岩,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电子竞技、轮滑等新兴项目在宁夏扎根并发展壮大,记者通过观察和了解,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宁夏体育系统积极开展的“一地一品”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创建收获的成效。

  近几年,宁夏立足各市县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传统,推动体育+互联网、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每个市县区至少培育一个名牌体育赛事活动,让体育在丰富城市气质、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提升群众幸福感等方面唱起主角戏。攀岩、轮滑、航空体育也是得益于市县体育部门、体育协会的引导发展和举办承接大型比赛的培育推广。宁夏山地运动协会多次承接全国性攀岩比赛和青少年攀岩训练营,培养出了获得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铜牌、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攀岩未来之星”田沛阳。中宁县从2015开始承接国际轮滑邀请赛,本土小将孔庆瑞将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轮滑项目金牌收入囊中。红寺堡区是全区青少年科技体育(航空模型)试点城市,打造的罗山航模基地连续8年承接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盐池县建成通用机场,并承接全国跳伞锦标赛。

  “一地一品”突出的是区域特色和持续打造,彰显着宁夏体育的时代同步性。在走访中,最让记者惊叹,也是最具时代感的是冰雪运动。近几年,宁夏抢抓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立足地域特色,从培育冰雪人才、组织冰雪活动、建设冰雪场地等多方着手,大力推动冰雪运动的开展和普及。建成11个滑雪场和2个滑冰场,分散于全区各地,全部向社会开放。策划组织了冰雪嘉年华、冰雪挑战日、冰球邀请赛等一系列冰雪体育活动,组织培训了近百名滑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近万名初步掌握滑雪、滑冰技能的“冰雪人才”。

  新兴体育项目不断出现对传统群众体育项目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开辟了全民健身的新领域,宁夏体育系统因势利导,让众多体育项目协同发展,共同为全民健身服务。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试点创建,全区93%的乡镇实施了“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了村级农民工程全覆盖,县级以上城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15平方米,每千人2.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超过1000项(次)以上,参与群众超过300万人(次)。

  随处可见的健身场地,形态多样的体育活动、激情活力的健身者,让宁夏城乡充满着活力,彰显着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在宁夏,体育因城而兴,城市因体而盛。(转自8月20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