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兴名城旅游促发展 9月武安生态跑

  赛事兴名城,旅游促发展。9月16日,第四届邯郸市旅游发展大会将在武安开幕。8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冀南钢铁杯”2019邯郸·武安全国山地跑新闻发布会上,武安市委副书记路铭致辞时介绍,这是对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的努力探索,是创造性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体育、旅游与经贸全新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
  据介绍,武安市将围绕“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定位,高起点做好大会的整体策划和顶层设计。在空间上,构建“一环、两线、三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一环即贯通武安西部山区、便捷通畅的漫游环线,两线即连接武安现有旅游景点的南、北两条风景大道,三片区即覆盖武安城乡的城区、景区、乡村三大片区。精心打造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洺湖新区、白云大道等14个精品观摩项目,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康养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在品牌上,突出“美丽邯郸,生态武安”的主题,做强“武安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文化”品牌,提升武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武安是个好地方,骑行路跑划赛艇。”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武鸿雁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邯郸要打好“三副牌”,让品牌赛事活动和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新引擎,助推邯郸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一是打好宣传推介牌。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活动对体育旅游的聚合作用,通过举办大型品牌赛事活动吸引国内外运动员报名参赛,吸引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邯郸,吸引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以“选手自拍+权威评论+媒体推广”的全新宣传模式,全面展示邯郸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和灿烂文化,让更多的游客认识邯郸、了解邯郸、走进邯郸,提高邯郸旅游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打好融合发展牌。高效利用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和大型品牌赛事的影响力,深入推进“旅游+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一方面坚持“体育搭台、旅游唱戏”的原则,持续举办好全国划骑跑铁人三项挑战赛、全民马拉松赛、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等大型体育赛事,通过不断挖掘体育旅游产业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使邯郸旅游层次感和品质感明显提升,让体育旅游成为邯郸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依托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打造系列康养文化旅游产品。瞄准京津两大高端旅游市场,着力培育以赵王城遗址公园等为载体的赵文化历史人文遗产旅游,以广府古城等为载体的太极养生旅游等。培育打造好武安太行长寿养生度假区、涉县太行红河谷等旅游片区,进一步延伸和拓宽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业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牌。武安市围绕举办此次赛事活动,针对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先后启动建设了旅游专线、平涉线改建风景道、白云大道等道路工程,开展了花海绿廊景观提升工程以及高标准建设了若干供参赛选手休息的驿站。同时,一批宾馆、饭店、小吃、特色餐饮等都将入驻各个景区、景点,为赛事的举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旨在通过举办本次赛事,推动武安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环境,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中国民族报社副社长李晓东表示高度赞同。他说:“本次赛事由中共武安市委、武安市人民政府、中国民族报社主办,邯郸市体育局、邯郸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武安市教育体育局、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北京中民艺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广执行。赛事目前已经启动报名。报名火爆,充分体现了本届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民族报社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中收效甚好。我们由此延展,将经验转化,将视野放宽,先后承办了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健步走、登山赛等活动以及跟地方政府合作主办了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并很好地提升了地方城市形象,尝试了体育加旅游加扶贫的新模式。通过对主办体育赛事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摸索与探索,中国民族报已经积累了成功经验,组成了专业团队,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和媒体的权威推广,在拉动当地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特色体育产业的形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