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健身鞭协会举办首届鞭龙邀请赛获赞

​  “上阵亲兄弟,鞭龙父子兵。”12月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奥体中心体育馆举办的首届鞭龙邀请赛上,来自北京门头沟区的李天宇、李天浩小哥俩精彩的健身龙表演,牢牢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掌声欢呼声喝彩声响彻全场。

  “是双胞胎吧?”

  “是,他俩今年六岁了,从四岁开始练健身龙。他们可喜欢啦。”小哥俩的父亲告诉记者,“他们的爷爷就是北京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随意鞭传承人史德生。听说常州举办首届鞭龙邀请赛,孩子的爷爷兴冲冲地带上徒子徒孙们来参赛了。我们一共来了15个人,参加集体龙(九龙)、双龙、个人鞭三项比赛。这是我舅舅,这是孩子的奶奶,这是孩子的姨奶奶……”

  传统体育项目重传承,群众体育赛事爱热闹。常州市奥体中心体育馆里欢乐喜庆的鞭龙体育文化大集,吸引了全国15个省区市60支代表队近1000名运动员参赛。本次大赛由常州市健身鞭协会主办,设置健身鞭个人赛、健身鞭团体赛、鞭龙个人赛、鞭龙集体赛四项成人项目,以及学生展演项目。来自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徐州市史庄小学等8支学生代表队参加了展演。在闭幕式上,在一片叫好声中,大赛组委会颁发了个人金奖、一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团体最佳编排金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何从“被人遗忘”到通过一个地方协会组织起如此声势浩大的15省区市大联动的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民间,因其趣味性强、颇具观赏性和娱乐性,而深受群众喜爱。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放到群众身边举办,当然受欢迎。常州市健身鞭协会会长张怀香告诉记者:“我们办健身鞭比赛,不仅是为了爱好者之间切磋技艺,而且想通过这种形式,让群众接触、了解并喜爱这个传统体育项目,弘扬、宣传、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更快更好发展。”

  如何让散落在民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保持其自身活力与文化传统,又能统一标准、规范运作,通过比赛和交流活动,扩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是首届鞭龙邀请赛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既要原汁原味有特色,又要重竞赛标准、视觉标志,让传统体育焕发生机、增添时尚活力,是我们传统体育人努力的方向!”常州市健身鞭协会举办首届鞭龙邀请赛迈出了创新的一步,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有益的尝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