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教练张杰:在冰面上的画卷未完待续

  “2015年我第一次走进冰场不知所措。”张杰说,她13岁获得全国少年速滑比赛单项、全能五枚金牌。1989年从七台河市直接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先后获得两次世界大学生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曾获得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3000米接力冠军,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一个获得全省、全国首枚金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那为何她会在冰场不知所措?
  因为彼时的她正作为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公益教练,给学校的特奥短道速滑队上第一堂课。这26个孩子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是多动症,还有4名孩子是唐氏综合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者听力障碍。张杰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时的情形,她讲什么孩子们完全听不懂,也不听。在巨大的挑战面前,运动员出身的张杰又找回了当年在训练和比赛场上的那股不服输劲儿,“孩子们无法理解集体口令,我就一个一个教,一个系鞋带的动作就教了孩子们三个月。”

未完成的运动员梦

  张杰曾是中国第一个打破短道速滑世界纪录的冠军队成员,但她还未站上冬奥会的舞台便于1995年因伤退役。退役后张杰前往黑龙江大学法律系深造,随后与丈夫董延海赴日本学习、工作,但2014年他们又回到了七台河市。“多少次做梦都梦见孟老师叫我们起床、列队、训练,现在他离开了,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回到家乡,为七台河的短道速滑做点什么。”
  张杰口中的孟老师是七台河功勋教练孟庆余,2006年孟庆余在前往哈尔滨冰上基地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因公殉职。但他的弟子们一直在传承着他的奉献精神。2014年,当张杰与董延海了解到七台河市人才流失,短道队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和挑战后,毅然放弃了在日本已经拥有的优厚待遇,回到了故乡。“孟老师的训练思路和方法、选材标准,还有能吃苦的精神,到现在都对我们有很大影响。”董延海说。

选择“未完成的事业”

  留学客居日本期间,张杰继续学习营养与运动康复专业,攻克语言关,一举拿下了《智障者介护资格证》、《高龄者介护资格证》、《调理师资格证》三个证书,这为她日后回国从事特殊教育打下了基础。
  “和奥运会只有前三名能拿到奖牌不同,特奥会运动员只要参加就能获得奖牌,这是奖励他们战胜了自我。”张杰说。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不同,智力障碍运动员更需要的是关心和鼓励。张杰给她的队员们都起了小名,“萌萌哒”、“小豆包”、“大唐”……每天不管多累都坚持写康复日记、训练计划和总结。

探索的道路一直向前

  “智障儿童的康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时创建短道速滑队的时候,我只是尝试着去用体育训练的方式介入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认知康复,没想到孩子们的变化这么大。”从掌握身体的平衡,到能在冰面上颤颤巍巍地滑行,从原本略显呆滞的脸庞,到慢慢透出了笑容,“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叫我教练妈妈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2017年第十一届冬季特奥会上,张杰带领孩子们一举夺得4金2银的成绩,实现七台河在冬季特奥会短道速滑上金牌零的突破。2019年在第十五届世界夏季特奥会上取得了3金2银2铜的佳绩,实现了七台河在速度轮滑项目上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张杰在短道速滑和特殊教育上的探索一直向前,2017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冰上运动学院在七台河成立,学院开设短道速滑专业,培养短道速滑教练员。2019年,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成立,张杰出任主教练。
  未来,张杰的弟子将书写出怎样的辉煌,画卷未完待续。(转自12月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