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模式让古村落焕发新风貌

  蓝天、白云、倒影,乌瓦、黄墙、灯笼……当“发现身边的公益”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到达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凤狮村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极具八闽特色的美丽画卷。

  凤狮村,位于官陂镇的东北部,以凤山楼和狮子口各取一字命名。村内,一座名为“凤山楼”的传统圆形土楼无疑牢牢地占据着一众美景的中心——土楼前的小广场。广场干净整洁,波光粼粼的水池中锦鲤游弋,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健身、聊天。这个位于福建省最南端的省级重点贫困村,近两年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正日渐散发着新活力。

体育+公益 扶贫又扶智

  凤山楼前古色古香的回廊下,村民张秀芝正在进行国画创作,构图、下笔、着色,短短几分钟,一朵艳丽的牡丹跃然而出。作为村中公益书画社的老师,张秀芝十分愿意把自己的一技之长教授给村中的孩子们,让他们体会传统艺术的魅力。

  “通过我的帮助,可以带领孩子们接触国画,让他们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我从内心感到高兴。”张秀芝一边为花瓣润色,一边说。除了绘画,张秀芝的另外一大爱好就是跳广场舞,也正是在这一动一静间,她的业余生活变得异常充实。

  据了解,曾经的凤狮村是一个没有体育设施、没有体育组织、没有体育指导的“体育三无村”。闲暇时,村民大多只能靠聊天、看电视、打牌消磨时光。

  自2017年12月,杨凯正式出任该村第一书记,并推行“体育+”的精准扶贫模式后,这个村子开始发生变化。

  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杨凯通过扶持村内体育组织,为健身队伍购置器材、组织培训、开展活动,村中体育队伍逐步壮大,并逐步让村民参与村庄建设、村庄规划、乡村公益。

  杨凯表示:“在体彩公益金支持下推进乡村建设,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短短两年来,这种“体育+公益”的模式不仅实现了扶贫扶智,也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体育+旅游 用秋千荡起“乡愁”

  乡愁,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也是对家乡和故土的眷恋。

  作为福建省首批传统古村落,荡秋千在凤狮村已传承600多年。据考证,这也是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唯一原始传承、保留完整的民俗体育。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个飞扬在半空中的秋千就是他们心中最强烈的“乡愁”。

  直到如今,秋千的搭建过程仍遵循着古老的人工搭建法——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村民们会合力从池塘里将搭建秋千的木材打捞起,抬到村中浮山城的秋千坪上。经过一个月的晾晒,于正月初三开始正式搭建。“通过这个多人参与的集体项目,整个村子的民心和凝聚力自然就融合起来。”杨凯说。

  尽管这项活动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观赏性,但由于缺少宣传,多年来也仅仅在凤狮村内开展并流传。为了让民俗体育焕发生机,在杨凯的组织下,凤狮村荡秋千项目获批县民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体育局先后投入体彩公益金360多万元,并以此为契机建设“体育+传统古村落”乡村振兴模式。

  在体彩公益金的资助下,“全民健身百村行·诏安凤狮秋千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两届。目前,凤狮浮山城荡秋千民俗活动已经成为这里的文化旅游名片,每年春节都吸引近万名游客前来体验、游玩,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体育+生态 古村落的“定向”活化

  作为诏安县境内保存最好的大型客家圆形土楼凤山楼以及官陂镇四大古城之一的浮山城,在承载着悠悠历史的同时,它们周围的环境也摇身一变。过去泥泞的土路和半人多高的荒草,被修整成古朴整洁的石板路,不仅方便村民健身出行,更是将村落的街巷连通,恢复了传统古村落的空间格局,为持续保护传统古村落,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奠定了基础。

  而凤山楼的修缮和步道的修建,全都依靠体彩公益金的投入。整个凤山楼的修缮和步道的修建工程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既不破坏古风古韵,也兼顾了人居环境的整治,同时还将村内的排污排水和绿化工程都进行了更新。“现在的环境真是好多了,每天晚上吃完饭我都会带着小孙子出来玩,心情特别好。”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接下来,凤狮村将依托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清新福建 运动之旅”这一品牌赛事活动,将整个凤狮村传统古村落建设成当地特色定向公园,进一步带动古村落的“活化”。可以看到,在体彩公益金的助力下,在“体育+”理念的驱动下,诏安县官陂镇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转自12月27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