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最美社体指导员 王芳将群众健康放在首位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桃源社区党委书记、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芳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他们忙碌的身影就是防疫一线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奋战一线 创新工作

  疫情发生后,王芳一直密切关注疫情最新动态,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她深感责任重大。大年三十这一天,王芳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一大早就来到社区,与社区值班人员一同开展宣传和排查工作。她带头写下了“请战书”,每天加班加点工作至深夜。白天入户排查,传达上级工作要求,上报外地抵昆人员情况,晚上还要对排查出来的返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录入。王芳就这样忙忙碌碌,放弃休息,连续工作,但从未因为疲惫而懈怠。

  盘龙区桃源广场是昆明市较大的开放式广场,占地约19000平方米,每天都有10余支健身队约400余人在广场上健身,还有大量群众在这里休闲活动。身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王芳,以往每天早上都会在广场和其他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向大家进行健身气功、广场舞等项目的教授。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广场健身的群众成为王芳着重牵挂的群体,她第一时间在桃源社区健身领队群中发出疫情通报,并倡议各队员自行在家健身,不聚集锻炼。

  抗“疫”工作中,王芳还创新了工作方法,通过一个云岭先锋平台、一个无人机广播、一份宣传册、一张登记表、一个贴心问候的“五个一”工作方式,力争做到社区健身队伍和群众全覆盖无盲区,最大限度宣传防控工作,提高居民对疫情的知晓率和对防控工作的重视度。

  一个云岭先锋平台、一份宣传册:王芳每天通过云岭先锋平台对社区健身群体发送防疫知识,目前已发送6000余条防疫信息,发放防疫宣传手册400余份。

  一架无人机广播:桃源广场上有老年人不重视防疫、不戴口罩聚集打牌,针对这一情况,王芳和同事们除当面耐心宣传外,还用无人机在广场上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用大家熟悉的昆明方言劝导老年人尽量“宅”在家中,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面对无人机的防疫宣传,老年人们倍感新奇,也听得进、记得住。通过这种方式,每天都能劝返聚众打牌的老年人20余人。

  一张登记表、一个贴心问候:王芳每天通过健身队领队、骨干微信群,对健身老年人们送上一个贴心问候,并发动各健身队负责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健身队员的健身项目、健身时间进行登记。大家宅在家里,或跳绳,或练瑜伽,或练习健骨操,还有跳健身操,每人每天锻炼时间平均保持在一个小时,每天锻炼2次,从而有效带动大家居家也能坚持锻炼,保持愉快心情,提高身体免疫力。

远程关爱 运动不停

  为控制疫情,居民群众只能“宅”在家中,如何让大家在家也能快乐地锻炼,王芳再度创新,以小区院坝为单位建立庭院微信群。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从早干到黑,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25个无人管理小区的走访摸底,摸排了1534户居民家,登记了1835条信息,建立庭院微信群37个,覆盖了全辖区居民小区及住户。

  通过庭院微信群,王芳和社区工作人员发布官方权威疫情信息,传播正能量,引导居民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他们每天在微信群定时与群内居民沟通交流,关注大家身体状况,了解居民们在家锻炼的时间、运动方式、健身效果等等。同时,他们也及时将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体育总会联合推广的由国家体育总局编排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居家锻炼的方法及时发布在各个微信群里,供居民们在家锻炼时各取所需,引导居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锻炼。

  此外,桃源社区还积极开展线上体育活动。王芳通过微信群引导辖区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居民们将自己在家锻炼的一些好方法拍成视频,在微信群里展示,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友谊,使小区体育健身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芳始终站在了防疫工作第一线,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转自2月17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