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志愿者鞠海英——以微善守护春暖花开
疫情肆虐,让冬天格外寒冷。万众一心,让城市格外温暖。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冲锋陷阵。与此同时,还有一群志愿者,不计报酬,勠力同心,勇往直前。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坚守,只为早日打破武汉不该有的宁静。他们之中,有一位叫鞠海英,武汉体育学院总务处一名普通干部。
大江大湖 大城大爱
熟悉鞠海英的人都知道,她一直热衷于志愿公益行动。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自愿报名参加了抗疫公益组织做志愿者。先后捐款1万元、购买物资、搜集求助信息、把物资送给急缺物资的医院、学校、科室、个人……
没什么初衷,疫情当前,我坐不住,应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鞠海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开着私家车接送医护人员,到处募集物资,为协和医院、中南医院、学校等地运送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消毒水、消毒液、消毒泡腾片、血氧仪、酒精等。同时,作为捐赠方与受捐方的中间对接人之一,确保黄陂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紧急需求物资配送到位。
疫情肆虐,保障医护人员上下班出行成了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难题,很多武汉私家车主自发报名接送相关医护人员,鞠海英也是冲在最前面,用鞠海英的话说,都是带着使命感,很心疼这些守护健康的白衣天使。护送医护人员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一次,当她准备去接自己联系的医生时,医生回电话说,已经有3个人都给她打过电话了。鞠海英在武汉志愿者抗疫爱心武昌车队的微信群里说:“医生哭了,我也哭了。”
全家齐上阵 同心抗疫情
“有国才有家”,鞠海英浓浓的家国情怀也感染着她身边最亲的人。在收到湖北省抗疫公益志愿者协会颁发的车辆通行证后,她就开始奔波在志愿一线,而和她并肩作战的,则是自己66岁的母亲和20岁的女儿。
鞠海英的女儿很心疼也很担心妈妈这样奔走在抗疫志愿服务一线,但当她看到很多同龄的年轻医护人员、志愿者同样冲在一线,开始理解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于是,她主动请缨,当起妈妈志愿服务的小助手。而在后方,鞠海英的母亲听说志愿者们常常因为工作原因而吃不到一口热饭,只能以饼干、面包等充饥。于是,老太太主动担负起志愿者的“后勤部长”,在家为志愿者们烙饼、煮饺子,每次搬运物资时,让鞠海英带给他们。鞠海英说:“家人用语言和行动来支持我,为我的志愿行为增加了动力。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心系学校 共克时艰
鞠海英从2002年进武汉体育学院工作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她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当听说校医院医用防护装备急缺时,她及时协调到11000只医用手套、N95口罩240个、防护服40件、84消毒液30桶、消毒泡腾片6公斤、护目镜4个、血氧仪3个......
当她听说校园公共防疫急需相关物资后,她个人给学校环卫工人捐赠了200只医用手套、8套防护服。当听说校园内的教职员工生活物资短缺时,她特地从农场采摘了大量新鲜蔬菜,送给家属区的教职员工以解燃眉之急。她通过各种渠道帮老师们团购了100只土鸡、60袋面粉、55盒鸡蛋等,并协调老师们分批次领取。当她听说教职工不方便外出采购医用酒精时,她帮大家团购了医用酒精,细心的她将8桶20斤装的酒精平均分装在矿泉水瓶中,以便领取使用,并反复嘱咐大家居家使用酒精消毒的时候,务必注意防火安全。
电话采访中,鞠海英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没做什么,都是一些小事、杂事,任务来了就去”。采访过程中断了两次,每次都是她要去送物资了,再度连线时,还能听到她气喘吁吁的声音。此时此刻,这位热心肠大姐仍然在去募集各类物资的路上。她在朋友圈中写到:“没有让我闲下来的理由,刻不容缓的事情太多太多。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吾心,无问西东。也许你会笑我痴笑我傻,但我却一直坚持,让我的梦想开花。”(转自2月24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