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焦“新增量” 发挥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新动能”

  近年来,上海各类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其中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就有近千家。为用好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这一“新增量”,上海市体育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致力于加快提升上海青少年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大格局,奋力推动上海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改革创新,焕发新生机。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介绍,上海正在通过打造青少年体育行业枢纽组织、推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规范发展和加强青少年体育行业评估监管,构建青少年体育组织新格局。她说:“首先,为加强青少年体育行业管理和自律,上海市体育局着力扶持和壮大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引导其成为上海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枢纽型协会。其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主力军,为引导俱乐部规范有序发展,体育局制定出台‘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评定办法’,围绕组织机构、工作保障、赛事活动开展、后备人才培养等八个方面制定评估标准,通过星级俱乐部评定,逐步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有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此外为提高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树立规范化标准,体育局对于购买的每一个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项目,都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全面评估,树立优质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警告和约谈,甚至纳入黑名单。”

  与此同时,上海还积极搭建平台,拓展青少年体育服务新领域。宋慧介绍,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的要求,上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吸引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冬夏令营工作。2019年,上海市体育局通过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冬夏令营,以及向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配送体育培训课程,惠及青少年超过6万人次。今年除了继续举办冬夏令营,还将推出周末营,全面覆盖双休双假,切实帮助青少年掌握2-3项运动技能。上海市体育局还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举办“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等品牌赛事,通过搭建体育赛事平台培育一批热心公益事业、服务优、信誉好的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

  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体育局为体育社会组织提供了信贷等一系列政策扶持“组合拳”,为青少年体育机构“输血”。积极引导青少年体育机构通过创新转型,用好互联网“最大增量”,推动发展线上培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运动亲子赛。

  不仅如此,目前上海学校体育课正向着“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的方向改革,体育师资缺口较大。为切实服务学校体育发展,上海市各区体育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积极向社会组织购买体育课程配送服务,组织体育专项培训进校园,补充学校体育师资力量。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宋慧说,上海将继续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帮助下,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引导和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努力把上海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做大做深做强。(顾宁整理)(转自5月19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