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打出疫情防控青少年居家健身“组合拳”

  疫情防控期间,云南省社会各界一直在为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发展,以及青少年居家和线上锻炼积极出谋划策,付诸行动,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截至目前,云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协会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家庭健身操系列;昆明市、楚雄州教体局推出了中小学生家庭环境下运动锻炼、“停课不停学”等网络体育课堂;昆明市体总还组织了针对中小学生的2020年昆明市“春城棋王赛”网络海选赛;云南省定向运动协会和昆明迈谱户外运动俱乐部开展了居家定向设计赛活动,得到全国各地40多个社会组织的联动响应。

  其中,精心策划并推出的全新居家定向运动,开创了居家定向“昆明模式”。来自昆明中华小学教师李昀,向记者展示了学生参加定向活动时所绘制的多张地图,据李老师介绍,这些学生的设计不限于家中,还充分利用了楼道、电梯,扩大了活动面积,同时在地图点位上分别设置了体育类(俯卧撑、向上纵跳、高抬腿)、语文类(背诵诗词)、家庭劳动类(给水仙花浇水)等各种任务,很好地将学习、锻炼、家务劳动融合在一起。这项发起于昆明的居家定向活动,最后发展成为全国40多个单位和协会参与的大众型居家体育锻炼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家庭的运动习惯也直接影响孩子对运动的看法和做法。云南著名业余跑者八零在当地疫情响应等级下降后,带着儿子去户外进行高海拔徒步挑战,用时近十二个小时,翻过高山垭口,走在一边是万丈深渊的山脊上,带领孩子完成高难度户外挑战。跑者艳姐的孩子在疫情假期,每天都会跟她出门跑步,如果不想跑步,也会在晚上进行瑜伽锻炼,艳姐说:“孩子运动这点特别像我,看着我天天跑步,反而培养出孩子运动的习惯。”

  2019年底,云南省对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体育课首次与语文、数学、英语并驾齐驱,分值从过去的50分升为100分。这一改革将从2020年秋季学期新入学的七年级(初一)起开始实施。云南省体育局副局长吴亚敏说,这一改革近期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降低学生近视率,教会学生1-2项运动技能,为新时代“体教融合”探路。远期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残奥冠军王家超的中考体能培训班最近开始招生,他说:“我不愿意看到体育变成青少年的负担,参加培训班不是去应付体育考试,而是希望青少年多花点时间去训练去积累。在一个阶段之后,感受体育带来的价值,让孩子身体健康,抵抗力更强,精力更充沛,更加积极乐观,具备坚毅的意志品质,最终让体育成为激励孩子不断向前的助推器,只要努力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人生的冠军。”(转自5月26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