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裴立新:团队健身要做好科学指导

  现如今,群众健身需求越来越高,健身形式也多种多样,很多有着共同运动爱好的人,选择加入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自发健身团队等健身“圈”。特别是网上体育组织的预约健身,成为近两年“圈里”健身新模式。
  对此,广东省全民健身促进会理事长,广州体育学院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裴立新表示:“团队体育健身热的出现,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了,科学、健康生活的态度愈加趋向理性,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的理念正在逐渐形成。健康中国行动中也明确提出了运动是健康关口前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另外,体育场地设施的改善和体育场地的开放,成为推动体育健身团队扩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政府体育职能的转变,推进了放管服效果,增强了团队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的规模。各种社会健身俱乐部、培训机构等健身组织的增加,满足了群众对健身的需求,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人们通过社会体育团体活动,可以释放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相互督促共同健身,这也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体育健身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具体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群众对健身需求不断增加,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正逐步提升,人们迫切想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对健身团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裴立新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健身组织,强调健身知识多,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做得少,这不利于健身群众真正掌握科学的健身素养和能力。将科学健身与健康的理念结合起来,倡导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推动‘体医融合’深入人心,让老百姓强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才是体育健身团体最应该做的事情。”
  此外,裴立新还建议,要注重培养城乡社区朋友“圈”健身团队,增强体育活动发起者组织指导能力,让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激发人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保持对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稳定的积极性。另外,重点培育县一级的单项体育协会,鼓励发展会员,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引导支持做好会员服务,从而推动体育组织建设。(转自7月22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