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队杯足球赛连续举办让青春不缺席

  国内外足坛上周末好戏不断,不过对于很多身在北京的足球爱好者而言,最大的感动和惊喜来自百队杯,一项创立于1984年的民间青少年足球比赛。

  对于很多从小在北京生活又十分喜欢踢球的人而言,百队杯都再熟悉不过。每到进入暑期之前,这项赛事的报名工作就会陆续展开,让小伙伴们蠢蠢欲动。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原本定于在6月下旬启动的第37届百队杯报名工作不得不延期。当时看到这条消息时,笔者特意看了下那条公众号消息下的评论,诸如“希望疫情过去,百队如约而至”等表达期盼的留言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正如孩子们所愿,百队杯还是回来了。为此高兴的又何止能够参赛的孩子,无数参加过这项赛事的“曾经少年”都会为之感到欣慰。因为百队杯是很多人共同的回忆。

  笔者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百队杯时的场景,当时自己“越级”与一些大孩子从工体附近骑车到酒仙桥附近的一个学校参赛,那是自己的第一次“长途旅行”。也正是那次比赛,切身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三场小组赛惨败的比分至今仍历历在目。虽然输球当时很难受,但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却成为自己在同龄小伙伴面前“得意”的谈资,能踢上百队杯很有面子。

  百队杯举办了30多年,参赛者从“60后”“70后”“80后”“90后”,如今已经全部是“00后”,最大的高考男子组参赛球员是2001年9月1日之后出生,最小的U6男女混合组球员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几十年中,场地条件、装备质量和交通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变的则是孩子对于足球的那份纯爱。

  太多人都在百队杯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百队杯记录了无数人的青春。这项青少年足球赛事每年举办的时候,似乎都是在提醒大家,当年青春年少的自己对足球的那份爱是多么真挚。如果今年的赛事没有举办,势必会让人感到遗憾,但如今顺利举行,唯有赞叹。

  踢足球的乐趣并不能等同于踢足球比赛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对这项赛事趋之若鹜。百队杯作为一项已经创出了品牌的赛事,十分重要的就是仪式感。今年特殊的背景下,百队杯在每个赛区第一个比赛日首场比赛前特别设立了奏唱国歌和默哀仪式。这对现场参赛的孩子们,以及所有关注这项赛事的人都是很好的教育,尤其是感恩之心。

  2003年,非典疫情没有阻挡百队杯的脚步。2020年,百队杯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仍顺利打响,更加难能可贵。首先,这得益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大背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更有太多人为这项赛事顺利举办付出了努力。

  今年,奥运会、欧锦赛、温网……这些国际大赛没能如约而至,但孩子们的百队杯,没有间断,让青春不缺席。(转自8月18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