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新曲——新认识:健身还要讲科学

  雨后的商丘人民公园,湛蓝的天,娇艳的月季,翠色欲滴的草叶,一呼一吸间,满满清甜的味道,沁人心脾。每日早晚都是公园最热闹的时候,走进大门就能隐隐听到音乐声传来,跳舞的、打球的、练拳的、跑步的……分散在公园各处。朱洁清晨6点半就来到公园后山跑步,已经持续打卡30天,绕着后山跑完四圈,身体也不觉得疲倦,这跟刚开始跑一圈就累得气喘吁吁相比,进步了很多。
  过去,朱洁通常是兴趣来了就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完全随心所欲。朱洁真正开始正视身体健康还要从这次疫情说起。“疫情之初,居家不出,看着电视里手机上不断跳出的新闻,看着那些不忘坚持锻炼对抗疫情的人们,就琢磨着自己能干点啥。周边的人都在转发怎么增强体质的信息,各种健身项目、健身知识轮番轰炸,抖音视频里很多居家健身达人有趣的展示,使我对健身有了新的认识。”
  “健身不能一蹴而就,追求快达。要循序渐进,找到身体最舒服的状态。就像跟身体来场天长地久的恋爱,不断磨合,达到默契,才算走对了路。健身不能只做一种运动,像吃饭一样要营养全面均衡,有氧无氧器械柔韧都来点。”朱洁说。
  在疫情期间,朱洁购置了许多小器械——瑜伽垫、弹力带、小哑铃、跳绳、瑜伽球等,除了自己健身使用,也带动了家人和孩子一起锻炼。“我们家两个男孩子,精力旺盛,得给他们找点事干,没有什么比运动更能消耗他们的体力了,不然他们只想玩游戏,白天黑夜不停歇。”
  近日商丘多雨水,清晨跑步多被阻隔,朱洁就在家里跳绳。“我还是最喜欢晨跑,夏天太阳出得早,8点之前气温凉爽,跑几圈后回去洗个澡再工作,精神很好。”根据学到的知识,朱洁跑步也开始专业起来,跑步鞋、速干衣、运动手环,一个不能少,关注配速、心率,热身、整理运动都不落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在走下坡路。肥胖的身体外形硬是拖老了我好几岁。我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能改善我的精气神。”朱洁说。(转自9月2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